中华邮政物流「网家全包」?詹宏志千字声明驳斥:充满有心人士运作轨迹

网路家庭集团董事长宏志。(图/本报资料照)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中华邮政物流中心招租惹议,有媒体报导网路家庭公司(PChome)取得优先申请资格,还一口气将15个单位全租下,等同于全包,引发交通部及立委不满,质疑中华邮政独厚特定厂商。对此,网家集团董事长詹宏志14日晚间发出千余字声明文自清,痛批该则报导内容扭曲不实、充满有心人士运作轨迹,怒轰「这是对台湾电商产业强攻新南向的协助吗?」

中华邮政筹建智慧物流中心,其中45000坪仓储空间共分为15个单元招租。据知情人士指出,因行政院、立法院都相当重视本案,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厂商投资,因此交通部也一再提醒中华邮政;但中华邮政内部设计标案时,却未设定单一厂商承租上限,致使目前取得最优申请人身分之厂商PChome直接承租走15个单元,变相等同于政府投下98.3亿去帮PChome盖物流中心。

对此,交通部认为设计标案的中华邮政有疏失,希望将相关主管调离现职调查,但负责督导该案、原定9月届龄退休的总经理陈宪着认为他并无违法,不接受此安排,因此提早申请退休,新任总经理江瑞堂预计将于5月17日上任。交通部表示,邮政公司招租案之招标作业,引发有违「共用平台」原则或为特定厂商量身打造等质疑,交通部已要求彻查是否涉有疏失或不法,相关人事亦配合厘清本案权责,进行必要调整。

▲中华邮政公司总经理陈宪着提早申请退休。(图/记者李毓康摄)

詹宏志声明全文

今天网路即时新闻报导了「中华邮政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公开招租案」,内容扭曲不实,充满有心人运作痕迹,除了澄清相关事实之外,我也要表达我的愤怒与我的失望。

新闻里头说,招标案中PChome「一口气承租15单元,等于全包」,又说「国际级智慧物流中心竟独厚特定厂商」;新闻引述某「知情人士」说,「交通部震怒,5月7日暂缓决标,启动协商,并将中华邮政总经理陈宪着撤职并调查该案」。但交通部的「震怒」完全无厘头,它应该回头去看招标过程,到底当中有什么问题,而不是听信不明来历检举者的谣言

从2018年11月8日邮局的招商说明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物流园区地点与面积都符合PChome发展台湾大规模电商物流中心的需要,决定积极参与投标。在我们提交的标案企划书里,从第一天就表明我们希望承租全部15个单位,承租期在十五年以上;我们自己内部更做出计划,预备总共投资30亿台币在系统与设备,也预计雇用5,000人。

这个企划书经过标书投递、3月11日现场简报,在官员与专家所组成的评审中得到「最高评分」,3月18正式行文通知我评选结果,要求我们在3月21日到邮局参加「选配作业」,我们再次表达承租全部15单元的意思,邮局也表示了解。我要说明的是,这那是「独厚特定厂商」?如果此案不赞成或不合适全部承租,评审也不会得到最高分了。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完整有规模的仓储面积,我们又要怎么样拿它来打造「台湾大型电商暨跨境电商物流中心」?

正当我们高兴得标、等待邮局正式发文正式来邀议约之时,说好的发文却迟迟不来,去向邮局询问,却得到消息说一直有「上层有力人士」要介入协调,希望我们让出部分单位。我们左等右等,等了两个月(原定说得标十五日内会正式签约),最后等来了一张要求协商的函文,协商的内容当然是希望我们能让出若干单位给评分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厂商。

我们拒绝了,因为第一、这不符合招标的要约精神,我们企划书里明明白白写了我们要承租所有的单位,我们遵循招标规则通过审查,合法取得议约资格,我们为什么要去跟未得标的人协商?第二、如果完整的园区还要四分五裂、七折八扣,我们要怎么样建造一个最大的电商物流中心(另外一提,过去十五年,有那家公司对电商物流做过比PChome更大的投入)?

我们对协商一事极为不满,认为邮局已经违反了它自己订定的投标须知暨评选须知的相关规定,我们在5月10日正式向邮局发出律师信,要求邮局信守合约精神,依照我们投标企划书(也就是评审依据的计划)的内容,尽速与我们签约。但显然「有力人士」远比邮局还大,交通部今天就撤换中华邮政的总经理了。

该即时新闻据说来源是交通部内部官员爆的料,内容当然还造了一些「抹黑」的谣,譬如说中华邮政总经理陈宪着退休后会到PChome上班,我从不曾与陈总经理见面,也不曾与中华邮政其他干部打交道,我们就是按规则投标,取得结果而已。但这种抹黑造谣是政治圈惯用手法,所以背后藏镜人的背景身份应该可以想像。从得标以来,「有力高层人士」一直想要介入协调,逼我们让出某些我们已得标取得的单位,这个「有力人士」到底是谁?

我对交通部和行政院的反应无法理解,我觉得苏贞昌院长和林佳龙部长在这件事都做错了,你们应该弄清楚那位一直来关说的政府人士及其涉及的利益;仅凭来历不明的检举者(应该也不难追查)和搞不清楚状况的立委,就撤换了一个总经理,更企图改变正常程序下的招标结果。我真的觉得这个政府真正莫名其妙,一个本土企业对台湾努力的长期投资要受到奇奇怪怪的干扰,正常程序的结果要接受莫名奇妙的协调,这是对台湾拼经济的作为吗?这是对台湾电商产业强攻新南向的协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