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对话选址阿拉斯加 陆专家:重设关系谨慎的第一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图右)和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图左)。(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大陆外长王毅将于18日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在阿拉斯加进行会谈,也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任后,中美进行的首场高级别官员对话。专家分析,双方或将进一步厘清中美间「对抗、竞争与合作」的三份清单,有望重启高级别对话机制。
▲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环球网》报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表示,尽管双方对会谈的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预计中美将进一步厘清双边关系的「总体框架」,「高科技、南海、台湾等问题,或将成为中美关系中非常危险的对抗性议题;经贸、一般性科技、地区影响力,或将成为竞争性议题;抗击疫情、全球复苏、气候变化,料会成为合作性议题。」
杨希雨提到,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会面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果,但对重置中美关系将会起到一个基础性作用。
至于会谈场所选在阿拉斯加,有专家解释,对拜登政府而言,在华盛顿与中方官员会面将直面诸多国内压力,很难取得任何突破;而对中国而言,出于外交对等考虑,也不会答应前往华盛顿。
杨希雨指出,阿拉斯加政治敏感性较低,是双方在重设中美关系时迈出「谨慎的第一步」,同时,阿拉斯加也是当年中美开通直航时,因飞行技术限制中途必须经停加油的一站,在中美交流史上有特殊地位,「对双方而言,这一地点的选择既有技术意义,也有政治含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图/路透)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则认为,此次「2+2」高层会晤很可能成为中美未来四年一个相对固定的对话机制。他表示,此前中美之间的交流机制的层级和范围往往较大,已不太适应当下复杂敏感的双边关系现状,「未来两国或将更注重结果导向,更多采取小范围、高级别的对话形式,决策层之间对表政策,避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