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若务实,台湾当如何?

(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川普总统的翻盘希望又遭遇两大挫败:最高法院驳回德州控告乔治亚等4州选举无效,与各州选举人团正式投票维持拜登当选。但川普目前选择不面对败选现实,除了继续开除阁员,也企图持续创造新现实:使恶化的美中关系无法回头。

最新的政策则是以行政命令使中芯和中铁建等规模排名全球前500名大型陆资,从那斯达克指数除名。华府限于看守期,近期较少在大陆周边极限施压,但包括制裁全部14位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战仍步步紧逼。紧逼之余,川普仍保留余地;例如制裁仍未上升到政治局常委级;也未如外界传言,直接将中资从美股下市。

人们注意到,中方11月25日祝贺拜登,也快于预期。更引起重视的是,北京24日透过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傅莹在《纽约时报刊文,呼吁美中避免误判,应建立竞争性合作关系。驻美大使崔天凯外长王毅在12月初接着提出有条件重开美驻成都总领馆、记者返华,以及双方端正认知」则「什么都可以谈」。多位资深的中国外交专家也陆续提倡「不宜斗狠、恢复务实」,以及「祈愿战略审慎」,避免中美交锋的最坏情况过早出现。

时间相近,美方除了川普核心团队与国会强硬派外,类似「竞争性合作」的思考也有所发展,例如耶鲁冷战史学者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在《外交事务》12月号刊文〈美国无法只身制衡中国〉指明,川普团队企图复制乔治肯楠(George Kennan)的围堵苏联模式,对华已不适用。他建议真正有效制衡是利用中国两大战略目标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地缘扩张。更治本的是美国经济与社会的整顿与改革。所见略同,《外交政策》11月刊发了一篇澳洲学者题为〈对华重点是科技战,不是贸易〉的文章,对照疫情当下大陆外贸顺差又创新高,然而华为已为「麒麟9000晶片」断供焦头烂额,可以说一语中的。

哈佛大学谈判与管理专家泽利克(Andy Zelleke)则在11月号日本重要刊物《外交家》刊文,为美国维持优势拟定了「阶段性终局」的暂行方案(modus vivendi):战术上避免开战的最低需要。方案可综合出以下几点:第一、不开战。第二、维持美国在科技与同盟体系优势,尽管大陆可能名目上成为最大经济体。第三、不进行政权改造,最低限度尊重双方国内的需要。这些说法与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大家瓦特(Stephen Walt)12月在《外交政策》批判拜登部分团队「不像A咖」的意见相近,即美国如果还是要同时抓紧欧洲、中东、拉美、印太并坚持独大的领导,必然更深陷入「过度承诺」的困境。读者在此要注意,台湾当然在「科技」方面享有「矽盾」,但所有的这些建议,都刻意不确认台湾在美国「同盟」体系的角色。

美国果若转趋务实,必然是确立战略目标后,重估能力限制与对手弱点的结果。从欧盟、「五眼集团」与日本的初步反应来看,这类务实式牵制中国的布局给盟友较大的尊重与空间,与欧盟对华定位为「谈判伙伴与系统性竞争者」不谋而合。北京若原本设想川普连任便可分化西方,已经很难做到。同时,如果要美方「端正认知」,以中国近10年在国防力量的惊人进展来看,必须对自己中长期战略意图进行更多澄清。

今年2月《外交事务》专文介绍了2010年代大陆在隐形战机、新式战略运输机与预警机、大量巡洋舰级、神盾级驱逐舰与新式巡防舰、潜射洲际飞弹超音速反舰飞弹、卫星定位与太空科技的进展,速度与质量是军事史仅有。以此估计中方投射范围至少设定在西太、印度洋、中亚与西伯利亚。能力筹获是一回事,目标果如该文所说,不仅会启动「修昔底陷阱」,还将触发「威廉德国陷阱」。若不能释疑,美国想不重演肯楠剧本都难。

北京对台除了拉紧红线,还逐步设立战术反制的「红区」。如果美中务实失败,红线定义很可能更严。如果美中务实争到了休兵时间,如何争取台海比照?若不能比照,台湾当如何?继续说服美国到海峡来集中力量是否务实?从现在就要有所准备。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