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楼13个月峻工 女建筑师修泽兰夫婿曝秘辛
阳明山中山楼12日庆祝建楼50周年楼庆,特别开放元首休息室给民众参观,图中可见特别的「寿」字木门。(中央社)
阳明山中山楼当年由荣民工程处承揽建筑工程,动员千余名人力日以继夜赶工,才得以完成。(图取自国家档案局/中央社)
今(12)日是国父诞辰纪念日150周年纪念,同时也是耸立在阳明山麓的中山楼建楼50周年,建筑师修泽兰先生透露,这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当初只花了13个月即起造完成,原因出在前总统蒋中正亲自下达指令,才能即时峻工。
根据中央社报导,中山楼当初兴建时,希望赶上国父孙中山100周年诞辰,在当时物资缺乏、建筑技术和机械还不发达的年代,要在13个月内完成楼高3层、占地约18,000平方公尺的建筑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尤其中山楼位处琉璜坑,地热及岩盘结构极其复杂,建筑师修泽兰当时是一边修图一边施工,可见当时建造相当困难。
但修泽兰仍成功完成任务,她的丈夫傅积宽今透露其中秘辛,在于前总统蒋中正直接向建筑师传达指令,中间不假第二人手,公文往来从没超过3天,前一天指示,后一天即可执行,加上荣工处动员大量人力日夜赶工,才赶上完工期限。
这栋有著白墙青瓦气势雄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主要是根据蒋中正与蒋宋美龄夫妇的构想设计。中山楼全栋未使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东西。据了解,中山楼包括宫灯布置、窗廉等设计,蒋宋美龄也参与意见,可见当时中山楼的建造受到最高规格的对待。
修泽兰夙有「台湾第一女建筑师」之誉,今年2月她以91高龄辞世,没能赶上中山楼50周年楼庆,今由傅积宽代为接受教育部表扬。傅积宽上台后幽默地说,以前都是坐在工地屋顶,今天却进入建筑物里,让他感觉非常特别。
这栋建筑曾在国民大会时期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已褪下历史的包袱。今天中山楼建楼已届50周年,成为对外开发的空间,2012年更交由教育部辖下国立台湾图书馆接管,推出多项活化措施,包括举办季节性的展览和活动。台图馆长郑来长说,希望中山楼变成人人可亲近的社教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