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清疏79公里排水道 降低汛期淹水风险
梅雨锋面过境,台中市丰原区国丰路3段雨水下水道发挥功效。(台中市水利局提供/王文吉台中传真)
雨水下水道清理前。(台中市水利局提供/王文吉台中传真)
雨水下水道清理后。(台中市水利局提供/王文吉台中传真)
区域排水清理前。(台中市水利局提供/王文吉台中传真)
区域排水清理后。(台中市水利局提供/王文吉台中传真)
为因应梅雨及台风季节,台中市水利局针对区域排水及下水道瓶颈段,已完成全市区域排水及雨水下水道清疏达79公里。另丰原区国丰路三段由于地势低洼,每逢大雨侧沟雨水就会漫流路面,去年9月完成雨水下水道改善,日前通过梅雨强降雨考验,发挥防汛作用。
国丰路3段铁路桥与朴子街355巷交会路口由于地势低洼,每逢大雨两侧侧沟雨水就会漫流路面。为解决淹水问题,水利局投入1230万元加强水安全建设,除于国道4号桥下建置426公尺的雨水下水道涵管,并设置连接管将道路侧沟导入雨水下水道,工程已于去年9月完工,
水利局长范世亿表示,经历近日梅雨锋面之考验,此区域的排水效能大幅改善,民众不须再绕路通行。他也提醒,近期适逢梅雨季并进入汛期,提醒市民于雨季时应保持危机意识,水利局亦将持续密切观察当地排水情形并适时因应,确保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范世亿提到,汛期前清疏作业是每年最重要工作项目,水利局尤其注重隐藏暗处的雨水下水道检查及疏通,如各处倒虹吸管段及瓶颈段皆是维护重点,现已完成区域排水及雨水下水道清疏达79公里,以维持整体排水路承洪能力。
水利局说明,台中市区域排水路及雨水下水道部分区域设有淹水感测元件,能导入智慧化感测功能,掌握排水路水位与下水道淤积,能协助管理与应变单位了解历史淹水情况及雨水收集与排洪情形,民众也可多利用「台中水情APP」掌握最新水情,以提早准备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