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反中取暖大会 台湾外交更孤立
中国时报社论
完美的剧本搭配圆满结局,首度在台北举行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年度峰会,民进党政府花钱搭舞台,外国议员配合成功演出一场反中大戏,但这种自嗨式外交只是在同温层取暖,无助扩展台湾的国际空间,反而凸显台湾外交走偏锋,自我边缘化。
联外抗中 自我边缘化
成立于2020年的IPAC于7月30日在台北举行第四次年会,共有23国国会及欧洲议会、49位议员与政要专程来台出席,号称是史上最大海外议员访台团。民进党政府希望借此形塑重大外交成就的形象,但IPAC的极端反中属性,以及峰会的时机与当前国际政治走势格格不入等因素令人质疑,此次会议到底有何实质意义?
IPAC主旨在号召各国共同应对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与人权体系的威胁,强调自由世界承诺支持台湾,标榜是全球以单一国家为目标的最大组织。在年会召开前,台湾并非IPAC会员,但由外交部编列预算支持的台湾「民主基金会」却是IPAC排名第一的伙伴,也就是「幕后金主」。此外,长期受到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也是主要伙伴。台湾不是会员,却不断资助IPAC已引发质疑,今年更大张旗鼓筹办耗费不赀的峰会,以「台海和平与稳定」为主题,并特地举行「台湾讲座」,邀请赖清德总统演说,为赖清德的联外抗中搭建舞台。
民进党宣称由于先前台湾第二大政党国民党拒绝参与,导致不符合会员国须跨越主要政党的条件。主张两岸加强沟通、交流,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国民党婉拒加入极端反中组织当然有其正当性。而IPAC则展现高配合度,主动修改入会规定,只要有第二个政党同意就符合条件,由于民众党选择参加,IPAC执行董事裴伦德在峰会宣布,台湾、哥伦比亚等7国正式成为IPAC成员,官网立即更新为5大洲40个会员国,IPAC身段柔软,营造宾主尽欢的作风令人咋舌。
赖清德总统在会中发表「台湾的全球愿景」演说,他刻意回避两国互不隶属的两国论、主权、国家认同、台独等敏感议题,而聚焦他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并指控大陆错误诠释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一中原则」不当连结,企图用来限缩台湾的国际参与,并且建构中国武力犯台的法理依据。在通篇演说中,赖清德只使用台湾与中国,讽刺的是,台湾在IPAC官网的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台湾)」。
悖离形势 同温层自嗨
至于再提2758号决议则是老调重弹,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副助理国务卿蓝墨客确实于4月在世界卫生大会(WHA)前挑战2758号决议的法律效力,但无论在政策与行动层面,美国仍重申一中政策,拒绝具体提案支持台湾参与WHA。以当前中共有183个邦交国,台湾只剩下12国的国际现实来看,赖清德掀起2758号争议只会自陷困境。
赖清德演说最大的败笔在他引述「北约峰会」的联合宣言指出,中国是俄乌战争的「关键支持者」,「逢中必反」与完全附和美国使民进党政府无法掌握、甚至误判国际形势,忽视地缘政治板块已出现移动现象。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不久前就出现在北京,寻求中国协助和平停战,他并向外长王毅表态,乌方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显示民进党对乌克兰的外交彻底失败。
义大利总理梅洛尼也于7月27至31日访中,也展现了中义双方开启新阶段、恢复双边合作的意愿。乌克兰与义大利都是IPAC的会员国,说明了IPAC对各国的政策影响力有限,更无法扭转中国大陆在国际政治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趋势。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问卷调查显示,若台海发生战争,美国盟友日、澳、英、加可能在政治及外交上给予声援,普遍不认为会投入军事力量。赖清德誓言要推动价值外交,与全球民主国家并肩作战,共同撑起「民主保护伞」,但激进的反中、仇中意识形态造成内部对立,两岸敌意螺旋上升,悖离国际潮流,沦落到只能与同温层的IPAC相互取暖,反映的是台湾更为孤立、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