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吗?
中国时报社论
民进党发言人针对前总统马英九拜谒中山陵时称「振兴中华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在脸书发文抨击「台湾就是台湾,我们是台湾人,谁跟你是中国人」,引起电视政论节目许多关注与争辩,质疑赖清德的两岸路线已由蔡英文的「两国论」靠往更「独」的「两族论」,两岸成为「非我族类关系」。此事极为敏感,但未见民进党中央澄清,令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为赖清德时代民进党的最新立场?
民进党发言人惹议
台湾多数民意支持「维持现状」,美国对台政策核心也是「维持现状」,大陆希望「水到渠成的统一」,则是另类「维持现状」。民进党主张台独,却是改变现状,因而很难在一对一选举中获过半选票当选。直到2016年蔡英文抓住眉角,以「维持现状」淡化台独立场,其「现状」的内涵是「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终于得到美国的支持与多数选民的认同,而能顺利当选,两岸关系未立即「地动山摇」。
其后两岸关系逐渐恶化,2020年蔡英文以「抗中保台」策略当选连任,中美关系与东亚地缘政治适时发生结构性改变,两岸与台美关系随之变化。蔡英文改以「四个坚持」为两岸政策核心,强调「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虽属「两国论」,但两岸间的「模糊连结」仍然存在,譬如宪法、文化、民族、一家人等。华人社会「有关系就没有关系」,「模糊」是中国人的智慧,蔡英文借着「模糊性连结」避免了两岸摊牌。
美国对华政策也是一种「模糊的智慧」,无论1972年的《上海公报》或1978年的《建交公报》,都在「一个中国」基本原则上保留了若干解释的空间,即使1979年生效的《台湾关系法》,对是否军事保护台湾也非常「模糊」。「战略模糊」让美国得以与大陆维持官方关系,同时维持台湾的非官方交往,台湾治权现状未变,两蒋时代如此,于今亦然。拜登政府与中国的所谓「护栏」,主要就在美台关系的界线,博弈仍在进行中。
蔡英文主张「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与马英九时代两岸「主权重叠、治权互不隶属」很不一样,但中华民国宪法体制并未改变,人民感受「现状」并未动摇,即使过去7年在新课纲与民进党种种「去中」政策导引下,两岸心理距离日渐疏远,但蔡英文在操作上保持谨慎,两岸关系虽危险但未崩裂。
赖清德要表明态度
蔡英文的谨慎,一方面源自美国不支持台独,二方面来自台湾内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依然强烈,更重要的是与她的背景有关。她是在李登辉时代入府为幕僚,并无台独运动背景。陈水扁时代她担任陆委会主委时,曾在立法院自陈「我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她强烈认同台湾,坚持主权独立,但不改变宪法连结,也不否认与中国的文化连结,「维持现状」政策有一定可信度。
但赖清德不同,他出身台独运动,又宣称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继承蔡英文两岸路线的说服力不足,「疑赖论」其来有自。在即将来临的大选中,他的两岸路线将受到质疑,压力不仅来自蓝营,也来自美国与大陆,将是他2024选战的主要考验。
台湾政要不分蓝绿,很多人都曾前往大陆寻根祭祖,如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等。绿营前总统陈水扁曾托人到大陆寻根,知道祖先来自福建诏安后,还修了族谱;前副总统吕秀莲、驻日代表谢长廷等也都曾回大陆祭祖。文化与血缘上的中国人仍然是多数台湾人的认知。
台湾人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台湾人是中国人。过去30年至少20万台商在大陆受到「家人」般的待遇,台商致富,台湾经济受惠。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问题就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家人间的争执。台湾在地缘政治下已成世界最危险的地方,赖清德若确定采取「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路线,「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失去依托,台海风险必随之升高。2024选战已展开,赖清德要想清楚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