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民众党担得起最大在野党吗
中时社论
国民党近期表现令人失望,许多对政府施政不满的民众,将期待转移到台湾民众党。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国民党好感度迈入「死亡交叉」,不仅远远落后执政的民进党,甚至还输给民众党;台湾「最大在野党」的担子,真的要由民众党挑起来了吗?
取得在野阵营领袖地位
台湾民众党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像曾经的新党,「内部竞争外部化」,用正面的观点看是公开透明,负面来看就是同志互批刀刀见骨。1995年新党在立法院选举取得21席,区域立委得票率达13.1%,坐稳第三大党地位;然而新党人士个个头角峥嵘,谁也不服谁,不断内耗的结果,今天已经式微。
柯文哲主席显然意识到民众党的「人和」问题,从国民党挖来谢立功担任党秘书长,希望强化整合,目前来看,只能说「形式上」有些许改善。
民众党第二个特点像亲民党,主要仰赖一位政治明星。2004年亲民党有众多英雄好汉环绕着宋楚瑜,但宋楚瑜大选落败后,许多成员转而投靠崛起中的马英九,亲民党因而势微。民众党若只靠一个柯文哲,注定走上亲民党的覆辙。
目前民众党虽然好感度超越国民党,但若问一般民众「谁是台湾的最大在野党」,大部分人还是会认为是国民党,原因在于国民党一直站在制衡民进党的正面战场。从罢免王浩宇、陈柏惟到公投、立委补选,国民党发动一场又一场攻击,有的是民间发起的反对运动,国民党也介入声援;虽然吃了不少败仗,但国民党旗帜鲜明。
依据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民众党的「好感度」高于国民党,这是因为在抗衡民进党的议题上,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也承受着所有的后座力。但另一方面,国民党的「支持度」依然是民众党的两倍,可见许多人虽然对民众党有好感,但并没有转化为支持。国民党支持度重挫是战术错误的结果,若能修正错误,并非没有重振旗鼓的机会。
柯文哲首次竞选台北市长,深绿标签鲜明,一路走来摇摆不已,现在一般把他归类为「蓝」,依据民调分析,其支持者也以蓝营为主。柯为了避免被贴上「蓝」标签,经常刻意蓝绿各打五十大板;民众党反对莱猪,但宁愿以「源头管理、明白标示」来区隔国民党主张的「禁止莱猪进口」。换句话说,柯文哲与民众党没有价值观,没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只有选票取向的政治游戏。
民众党不分区立委蔡壁如很诚实,「民众党成立的目的,就是送柯文哲进总统府」,但进总统府不是进入市政府,执政要有治国理念,要有国家方向,民进党有,国民党曾经有,只是现在迷航,民众党呢?一个没有方向感的政党与政治领袖如何带领国家?
整合主张而非选举分赃
柯文哲有两道关卡。第一个是治国人才库。2000年若是宋楚瑜胜选,他可以直接班师回朝,接收国民党所有资源;柯文哲若执政,能找谁来当行政院长?部会首长、国营事业董事长又有哪些口袋名单?就选举论选举,民众党要能在2024胜选,现在就要端出最大在野党应有的政策主张,「跟国民党、民进党不一样」不算是立场,更不是主张。
画出柯文哲当选总统的路径,须先凝聚反对民进党、不满意蔡政府施政的民意,在民众心中取得「在野阵营领袖」的地位,然后有自己鲜明的政策主张,才能在2024大选边缘化国民党;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先要有「领导在野势力制衡民进党」的自信。
特别是两岸议题,柯文哲身为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家属,没有国民党的原罪,有正当性在北京与台湾民意之间,找出最大公约数。蔡英文政府用「反共」取代「台独」,虽未酿成战争,但是两岸之间坚壁清野,仇恨循环影响到台湾高教、观光产业的发展生机,及民众实质薪资,乃至于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民众党要主动出击,从内部开始整合,有了清晰的政策主张,再号召举行「在野国是会议」,凝聚在野势力政策的最大公约数,此时的「蓝白合」才是政策的整合而非职位的分赃。有了共同的主张,民众党与国民党的竞争就是单纯「人」的比较,选民自然会集中票源给最好的人选,极大化2024政党轮替的机率。
所有民调都显示超过半数民众对经济不满、庶民生活日益困难,蔡政府的施政并非没有破口,只是在野党没有抓准民意,因而虚耗能量。谁能抓住民心向背,成功整合在野势力,谁就有机会成为2024大选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