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国民党再来一次辩论吧!

社论

张亚中横空出世,应原本不起波澜,有如照表操课的国民党主席选举,成为不分蓝绿的议题焦点。张亚中为国民党的路线带来冲突,结果制造悬疑,若以市场行情计价,广告效益何止千万,国民党至少该为这一点,感谢张亚中。

18日由中天新闻主办的「国民党主席大擂台」,最高在线人数超过5万人,向来温和保守的朱立伦也直接点名张亚中,选择直球对决。真理虽不见得越辩越明,但在资讯泛滥的网路时代,碰撞才有火花,才能给阅听众一个「关注」的理由,这是国民党太欠缺的文化。

大众终于关注国民党

威权时期一党独大的的国民党,习惯的是由上而下,两位蒋总统并不需要跟谁辩论;2000年政党轮替后,国民党先是连战,后定马英九为一尊,还是习惯着「巩固领导中心」;直到2016大选,党内的路线之争再也遮掩不住,又欠缺公开对话的文化,才导致「换柱」的遗憾,也才让2020大选「会赢的局玩到输去」。

现在朱立伦、张亚中捉对厮杀,当然是有互相拉擡,边缘化江启臣的考量,但也为「朱立伦们」与「张亚中们」的立场,做出清楚的区隔。朱立伦展现从政以来少见的霸气,直指张亚中是「急统」、「红统」;而张亚中则反指朱立伦「不懂九二共识」。朱立伦说张亚中的「一中三宪」根本没有获得北京决策圈的认可,张亚中说大陆外交部曾邀他去做「一中三宪」的专题演讲。

过去国民党的两岸论述就像「失焦」的相片,模模糊糊,只能看出轮廓;18日中天的大擂台上,焦距总算清楚了一些。朱立伦正面捍卫「中国国民党」的党名,肯定与中国的连结;张亚中虽自认是「统派」,但拒绝「急统」、「红统」的标签等,这些论述较过去更为清晰,甚至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举例来说,朱立伦朗朗上口的「求同尊异」,到底内涵为何?要如何让对岸「尊」两岸主权的歧异;朱说当选后要推动两岸「社会力」的交流,选民也会疑惑,两岸社会力的交流早已络绎不绝,需要在野的国民党来推动吗?朱立伦认为张亚中「想和北京签和平备忘录是行不通的」,但「连胡五项愿景」也是朱立伦的政见,其中也有「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朱立伦一方面把「和平协议」当作自己的承诺,一方面又说「和平备忘录行不通」,显然需要厘清。

藉辩论建立理念共识

同样地,选民也应该要有更多的机会去分辨,张亚中究竟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一出山就可以领导国民党打胜仗的卧龙。国民党现在是强势的诸候、弱势的党中央,「张亚中路线」要如何得到地方诸候的背书,这的确是个挑战。若张亚中当选党主席,而地方诸候对于「和平备忘录」的路线不认可,张亚中将如何抉择?这是所有国民党籍的县市长担忧之所在,张亚中应该要清楚交代。

现在朱阵营的策略,是用党内诸候、民代的表态相挺,用「势」去压迫其他竞争者。但江启臣18个月的任期,让国民党的支持度与民进党平起平坐,发动两项公投、促成民进党政府开放民间采购BNT疫苗,如果这些努力只因为「弃保」2字就被抹去,也实在是情何以堪;未来国民党的年轻一辈,谁还敢,谁还愿意在党风雨飘摇的时候挺身而出呢?

政党的内部竞争与其「以力服人」,不如「以理服人」,而辩论就是最好的机制与平台,也是国民党应该要建立的文化。19日朱立伦继续对张亚中开炮,说张亚中2008年草拟的「两岸和平备忘录」,签署人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台北中国」;并且认为张亚中曾经附和北京的「一国两制」,这些质疑,相信张亚中也愿意正面回应。

现在的朱、张、江之争,已经脱离党主席选举的层次,而是国民党内南辕北辙的两大理念,如何彼此对话、取得理解的最好契机。好事不嫌多,呼吁国民党的主席候选人们能够把握最后的时间,再次齐聚一堂,交锋理念、澄清事实,让最大反对党选出正确的人,带领所有讨厌民进党的人,为台湾民主与繁荣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