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大陆新型举国体制 审慎评估对台产业影响

有论者指称,大陆《新型举国体制》是针对美国晶片法而来。图/中新社

日前,大陆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强调要透过新型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虽然有论者指称,大陆此举是针对美国晶片法而来;但事实上,新型举国体制并非首次提出,只是近年来更频繁的被提及,显见中共对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视。举国体制是大政府体系下的资源配置与路径选择

1949年中共建政后,为快速发展,即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传统;其集中国家资源投注重点工业项目,让大陆得以由农业国家赶超为工业国家。这种发展方式以达到国家利益为前提,资源分配过程牺牲部分人利益也在所不惜。

有论者认为:大陆「举国体制」是一种计划经济。但也有大陆学者强调,举国体制是一种组织体系的制度安排;而不论是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是对经济生产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方式;因此,举国体制不能等同于市场经济。然而,既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生产资料、资源就必须由政府统筹分配;同时,政府也必须决定哪些是该办的大事;因而从实践层面来看,举国体制可说是大政府体系下的资源配置与路径选择。

新型举国体制算政治帐、也算经济帐

2015年习近平在针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时,就提到「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案」要「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2019年后,习近平更密集的提到新型举国体制。然而,新型举国体制何「新」之有?综合大陆学者分析,新型举国体制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新。新型举国体制下政府和市场、社会必须有机结合;二是形势新。新型举国体制要整合国内外资源;三是阶段新。新型举国体制就是在科技领跑领域,要扩大领先优势;在并跑领域,要形成领先优势;在跟跑领域,要弯道超车。

也就是说,中共认为,大陆的新型举国体制必须进行跨界资源的整合;同时,在全球产业高度整合的脉络下,政府一方面应引导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针对落后、竞争、领先等不同的科技产业领域,要订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因此,简单来说,举国体制只算政治帐,只要能完成国家目标,可不计代价投入资源;但「新型」的举国体制,虽然同样主要由政府决定资源分配,但生产过程及成果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换言之,不只是算政治帐,也要算经济帐。

为落实新型举国体制,大陆2016年开始提出「揭榜挂帅」制度:政府提出重点产业科研项目,设立激励机制,科研单位、学校、企业衡量自身能量「自行揭榜」、「谁能干就让谁干」。近年来,大陆各地已有不少项目,透过揭榜挂帅方式取得成果。

各界应谨慎评估大陆新型举国体制对台湾的影响

中共已强调,要丢掉依赖外国的幻想,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也「买不来」。因此,未来大陆将势必针对大陆产业、经济攸关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透过新型举国体制,寻求突破口。

然而,新型举国体制将面临几个挑战:首先,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下,任一个单一国家很难完全掌握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原料、设备、零件、制程;其次,虽然新型举国体制强调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但要如何避免带有战时动员发展模式下的官僚系统干扰市场?最后,要如何避免企业、科研单位为取得奖励,不顾自身条件挂帅而浪费政府资源?

总的来说,中共过去透过举国体制,推动产业与科技发展,虽有发生不少弊端甚至骗局;但也创造出一些领跑全球的项目。因此,我政府、企业,都应持续关注大陆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项目;同时,研究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和项目和台湾产业的竞合关系;更重要的,务实评估大陆新型举国体制的可能发展,以及对台湾的影响与可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