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大陆半导体业 引领新投资潮
在美国制裁行动下,大陆半导体产业遭受重大冲击,逼得其全面加速发展半导体自主创新,除国家大基金力挺,相关新创公司近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加入投资行列。图/新华社
中美科技大战,使台湾半导体成为关键焦点。由于全世界国家均不想依赖台湾,纷纷大举投资半导体产业,除了晶圆厂外,从晶片设计到半导体设备、材料均有布局。然而台湾作为半导体技术领导者,却在这一波新创投资中缺席。
美国的半导体制裁行动,已对中国大陆半导产业造成重大冲击,但也逼得中国全面加速发展半导体自主创新。除国家大基金支持大型投资案外,半导体新创公司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好比台湾30年前的场景,反观台湾近年在半导体领域已不再有新创公司。
在此背景下,大陆本土势力快速增长,成为去年半导体行业的一大特色。2023年开年以来,已有汽车电子大厂埃泰克、中国第一家碳化矽(SIC)民营企业天域股份等近20家半导体领域厂商,披露了A股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涵盖汽车电子、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及部件、功率器件、封装等众多细分领域。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融资进展来看,中国大陆市场对半导体行业整体的信心在恢复。
根据福布斯中国发布2022年全球新生代独角兽名单,中国大陆共有368家独角兽企业,占比23%,2022年有74家新进榜企业,其中晶片半导体产业上榜企业11家,包括小米投资的自驾晶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位于青海的纯晶硅材料商丽豪半导体、及获得多家创投投资的智能座舱芯片商芯驰科技等。
受近期美国制裁措施的影响,中国业者担心将会失去英特尔x86及ARM指令集架构的使用权,多半转向RISC-V架构。RISC-V基金会成员中有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同时多家大型中国企业已经发布了RISC-V芯片,俨然形成新势力。
近期全球半导体产业呈整并趋势,部分也有私募股权基金参与。由于国发基金不做被投资公司最大股东及领投人,对产业发展策略功能有限,因此近期有人提议应成立主权基金。此一基金的用途,用在引进国外的上游半导体原材料及下游的设备,以避免产业的断链,另外也投资强化半导体竞争力的相关基础建设。
但对于台湾主权基金的可能问题,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多年前对此曾表示精辟看法。他认为,国发基金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人来经营,主权基金很怕情面,很怕有人关说,所以主持人又要能专业、又要能够拒绝关说,这种类型的基金,台湾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而台湾也很难拒绝人。
根据张忠谋创办人意见,台湾成立类主权基金实质上窒碍难行,最大问题在于体制。如果想整合产业,政府一定要扮演主导者角色,如新加坡淡马锡,但在台湾不可行,而且如何选择对象有很大道德争议。在中国大陆已经发生实例,政府成立大基金受到不同势力台面下运作,很多投资案成为烂尾楼,数千亿人民币资金打水漂,多位大基金相关人员因而下台。
早在十多年前,台湾政府为了拯救当时亏损严重的DRAM产业,曾计划成立「台湾创新记忆体公司」(TIMC),整合六家DRAM厂,但没有成功。问题在于政府缺乏大魄力,而业者又各持己见。后来日系DRAM大厂尔必达出财务危机时,台湾也无人敢出手,结果被美光捡了便宜,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以及台湾最大外商。
美国邀请台积电赴美设厂,但美国非常缺乏完整半导体相关生态系,因此未来台积电上下游厂商前往美国投资乃必然趋势,这其中应该存在一些投资商机。但台湾企业不能以水平扩张为满足,更应着重技术制程创新,并准备面对未来中国大陆后起之秀的挑战,虽然中国半导体厂商以供应国内市场为主可能性较大。
中国半导体产业和台湾差距快速缩小,关键在于生态系完整。例如电动车、电池市占率已达全球5成,电信产业更具绝对优势、华为自主作业系统鸿蒙已有3亿用户、人工智慧场景与环境不断优化,再加上中央政策支持与资本市场推波助澜,都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台湾应该正视这波中国芯片投资热,不要再一味陶醉在台积电世界第一的美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