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全球半导体业的典范转移

由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变,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兴起新一波典范转移。图/本报资料照片

全球半导体近期大缺货,特别是汽车晶片,引发汽车厂失业问题,以致美国政府要求台积电自动交出库存及客户订单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商业机密,美国以国安理由强迫企业提供,说明问题极为严重。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政府有许多工具,可以让企业配合。事实上,台积电从股权结构来看,大部分为美资。如同习近平近期作法,拜登也可用「国安」理由取得台积电1%股权,进入董事会,彻底掌握供应链状况,以与中国进行长期作战。

过去美国政府曾数度以国安为名对付外国企业,最典型例子就是华为,全球封杀华为技术取得及市场拓展,甚至把创办人女儿抓起来,另外也逮捕过法国电信设备公司高管。近期在美光案上,美国以窃取机密为由对联电兴起天价诉讼。台积电当然知道此事严重性,在不透漏客户机密前提下,董事长暗示有供应链厂商囤积存货,希望转移注意力。

由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变,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兴起新一波典范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全球将广建半导体新厂。因应未来供应链重组,中美产业正在快速脱钩,过去中国工厂/美国市场的情形将不复见。同理,现在晶片「台湾工厂」囊括全球60%市占率,也绝非美国和其他国家所能够容忍。台积电应美国政府要求,赴亚利桑那州设厂,接下来可能会在日本和德国建厂;英特尔正计划斥资800亿欧元和欧盟国家合作,在欧洲建8座晶圆厂,这些「新常态」都反应了在保护主义下反全球化的趋势。

第二、产业「垂直整合」兴起。过去30年,以台积电为主的水平分工模式颠覆了传统垂直整合IDM模式,台湾已形成从上游IC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到下游封装测试的半导体分工供应链。

然而近期由于晶片短缺以及反全球化趋势,各国都想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自行打造更完整的半导体生态系。在这种背景下,垂直整合模式兴起,近期英特尔大举布局晶圆代工,台积电冲刺先进封装,联电与封测厂颀邦股份交换策略结盟,均是为了打造一条龙生态圈。

新的垂直整合并非仅有晶片制程整合,还包括科技大厂如苹果、特斯拉、脸书、亚马逊等自行开发晶片。自制晶片不但有更好的性能如能源消耗、也能创造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强化自己在「软硬整合」的控制权。除了美国科技大厂外,中国手机大厂如OPPO、Vivo、小米和华为,都已自行开发晶片,未来这些可能会影响高通及联发科的业务。

第三、车用晶片将成为新主流。手机以往主导晶片市场,但未来电动车将取代手机,电动车是移动的智慧互联网平台。

中国大陆微控制器(MCU)车用市场将快速增长,车企自研晶片成为大陆汽车行业新趋势。小米最近领投大陆自驾与AI晶片厂黑芝麻智能,另外不少车企试图绕过晶片经销商,直接和晶片设计商签约,部分车厂自行设计研发晶片,如北汽与Imagination成立晶片公司。

未来车企和晶片商合作会越来越多。高通最近收购瑞典零组件厂Veoneer,今年稍早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开发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软体和自驾平台,同时拓展车用晶片,没想到汽车零组件制造商Magna对Veoneer提出收购,高通只好出手反并购。

第四、中国半导体生态圈逐渐成形。大陆和台湾半导体技术还相差有一段距离,至少有三、五年时间。但大陆中央全力投入第三代半导体研发,短期内计划投资1兆元人民币。

大陆的优势在于市场,电动车、5G和资料中心皆为全球最大或成长最快市场,在中央政策推动下,已形成完整的智慧产业生态系,可利用市场来带动半导体发展。目前大陆正在转型发展高端制造及硬科技,透过市场、人才与资金整合,未来和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总而言之,未来半导体产业成功关键在于跨领域整合,中国大陆如果能有效整合华为(5G)、互联网平台、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资源,将来有可能追赶上水平分工的产业结构,成为台湾强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