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基因编辑 为解决粮荒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商机庞大。图为水稻秧苗育种。图/本报资料照片

面对全球暖化加剧、人口增加及天然资源短缺,想确保粮食供应无缺,人类需要更便宜、更永续经营的作物生产技术,致使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成为国际潮流。基因编辑技术(gene-editing techniques)由于系针对物种本身的基因进行编辑和调控,可开发出与传统育种结果无异之新品种,被誉为是近代一伟大的生物科技。目前在已有的多种基因编辑技术中,CRISPR/Cas9具有设计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一般不插入外源基因,最终得到的产品和传统育种产品具极大的相似性,可大幅减少育种所需时间及空间(专家指出培育一个新品种,杂交育种需要8~10年,基改育种需要8~12年,基因组编辑技术只需要4~6年),在动植物遗传改良等领域得到迅速应用,可望成为应对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新利器。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育种最先进的技术,而农业是该项技术的两大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基因编辑已成为帮助生物体适应气候变化或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重要方法,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有70多种基因编辑农渔产品(如抗褐化的蘑菇、抗旱的玉米、抗条纹病毒(BSV)香蕉、无麸质小麦、增加4~5倍γ-氨基丁酸(GABA)的番茄、油酸含量超过80%的大豆、可食用肉量增加1.2~1.6倍的真鲷、提高养殖存活率的白腹鲭、快速生长的虎河豚、用于食品和医疗用途的GalSafe猪等等)相继在美日上市。

由于基因编辑只改变作物原来的部分基因,不导入外源基因,美国及日本政府认为基因编辑并非基改,安全性方面与传统品种改良没有差异,不用像基改食品那样接受安全性审查,也无须在食品上强制标识是无使用基因体编辑技术,但在欧盟则从严管制基因编辑农作物,仍须经过与传统基改植物相同的审批程序(欧盟对基因编辑管制已有松动的迹象),英国政府则在脱欧后对于开放基因编辑应用于食品持开放态度。

经过基因编辑后的食品行销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近期有研究指出消费者普遍对采用CRISP或基改食品的评价相似,皆远低于传统食品,恐不利于该产品的行销;日本民间机构针对消费者对基因编辑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有60%的受访者不清楚何谓基因编辑技术,80%受访者不想食用经过基因编辑后的食物,也有人担心会发生所谓的「脱靶(off target)变异情形如「无角牛」案例」,认为目前无法证明基因编辑是安全的,且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食品时,可能无法区分基改和基因编辑,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外传达正确的资讯。目前对于基因编辑农渔作物,是否需要与传统的基因改造作物一样,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与规范,国际间尚无定论,台湾对此亦存在争议,基于法规应建立在最佳可用科学证据的基础,而不是基于先入为主的偏见,蔡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相关的科研并寻求共识(可考虑采「分级管理」方式),尽快订定该项新兴育种技术的相关管理规范并加以落实。

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商机庞大。若能在政策及法规的奖励下,企业初创公司将乐于投资,可带动基因编辑新一轮的研发与投资热潮。鉴于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水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蔡政府面对竞争若只会靠给钱来安抚农民而不是对症下药,短期或许有效,但长期下来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让农民失去对竞争威胁的敏感度,恐将导致台湾农业生技竞争优势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