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可保留制服 但不硬性規定

专家、民团认为,随着学生愈来愈主张穿衣的自主权,多数学校仍靠制服方便管理校园安全,化解冲突的作法可以保留制服,只要求学生在重要活动场合时穿。图为学生示意图。图/AI生成

穿不穿制服引论战,专家、民团认为,随着学生愈来愈主张穿衣的自主权,多数学校仍靠制服方便管理校园安全,化解冲突的作法可以保留制服,只要求学生在重要活动场合时穿,其余可让学生自由发挥,订下辨识学生的方法即可。

台湾多元教育家长协会理事长萧素英认为,日治时期开始要求穿制服,甚至还要绣名字、学号,随着教育鼓励多元开放,各校校服需求不同,例如国小、国中是安全考量比较多;但高中则多倾向对学校的认同度。

萧素英说,学生年纪愈长,更希望有选择穿衣的自主权,校服规定的确应有更多讨论,安全及服仪管理可用技术解决,回归各校去讨论,只是讨论过程还是要注意是否符合多元开放,甚至依照性平教育法,学校不可以因个别学生不遵守生理男、想去穿女生制服而被惩罚。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理事长张育萌认为,学校还是可以保留制服,但不用强制学生一定要怎么穿,校方能要求学生参与重大集会时穿校服,适度保有学生的穿着自由,也不会徒增管理困扰。若要一口气废除校服、全面穿便服,各方面都冲击过大,学生反感的是因服仪被惩罚,若没有惩罚,就不会因为规定而反感。

张育萌认为,现在大部分学校会强制学生统一购买制(校)服,但的确有些服装几乎不会穿到,如领带、领结、西装外套等;学校可采折衷方式管理,例如开放学生在校服内能有自己需求的服装。

台北市教育局长汤志民说,有些学校还是希望学生穿制服,主要出于在校园内好辨识、管理,其实校园有围墙、警卫,制服发挥作用不大,且就算到外参加比赛,大多学生也是穿班服、运动服。

汤志民说,学校可采折衷办法,让各班去设计班服,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材质,再把校名放上去,同样有辨识效果,学生也能发挥创意,若正式典礼,再考虑让学生可以统一穿制服,但无论如何都不必为不穿制服去责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