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诚:大陆台商转型 三事不知不可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两岸商务与税务服务会计师徐丞毅观察,过去台商多以出口代工为主,与大陆当地合资合作,抢食内需市场的机会较少。然在国际大格局的发展下,当地台商有需要从代工生产转型为具品牌、服务、技术职能的营运模式,才有机会抢食当地的商机。
徐丞毅建议,发展内需首重了解当地税制发展趋势。据中国统计局资料,2021年度大陆的增值税税收为人民币61,982亿元,占总税收约36%,是第一大税种。此外,大陆2023年可望通过新法,对于课税范围的确立、视同销售的应税范围缩小、增加留底退税制度以及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范围的修改,将有利于境内销售。
针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范围修改,因增加「购进并直接用于消费」的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因此对于经营餐饮平台、旅游与会展企业而言,将有机会针对其购进但用于销售的相关服务的进项税额扣抵。这无异是一项政策红利。而对于目前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企业分支机构间货物「移送」、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货物「分配」或「赠送」他人等增值税视同销售的范围也有望缩减删除,此举也将提供总分支机构或内销业务更有弹性的销售型态。
徐丞毅表示,这些政策发展背后都隐藏许多商机,台商若能先调整好投资架构与营运模式,便能占得先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大陆成立次总部的趋势。此举不但可统一对内外部的沟通,还可集中资源向当地政府申请总部的补贴优惠。
徐丞毅表示,落实次总部除须评估大陆境内投资架构免税重组可能,还要搭配人员、资金的调整,考量议题非常多。然一旦重组完成,在引入外部资金、与当地陆资合作谈判上都将有更多话语权。
徐丞毅指出,大陆台商在地化经营将是未来需再面对的课题,但对台商来说还是希望保有一定的外移弹性。因此只考虑大陆的商务与税务影响是不够的,建议与熟悉两岸跨境实务的专家讨论,才能用更宏观的思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