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卡病毒最新发现 会攻击神经导致四肢瘫痪
▲兹卡病毒会导致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甚至造成患者瘫痪。(图/达志影像)
最新研究发现兹卡病毒可致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症候群(GBS)」,发病时,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周边神经系统,以致发炎及失去功能,出现四肢疼痛、麻痹及肌肉渐渐无力等病征,甚至造成瘫痪。
研究结果周一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研究人员针对2年前爆发兹卡病毒的南太平洋岛国、法属玻里尼西亚的42名病人进行研究,从血液样本中发现当时患有GBS病症的患者几乎都曾感染过兹卡。
「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一种急性的周边神经病变,可能侵犯身体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系统。患者通常在发病3周前会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水或腹泻等症状,之后便会陆续出现手脚麻木、走路困难甚至四肢瘫痪,以及吞咽或呼吸困难。
兹卡病毒疫情爆发后,除了孕妇产下小脑症婴儿的个案急增,可致瘫痪的「格林-巴利症候群」亦有所增加。不过研究教授阿尔诺(Arnaud Fontanet)表示,所研究的42名病患无人死亡,虽然仍有少数人步行时需要协助,大多数病人度过最严重的情况后会慢慢转好。
▼除了小脑症婴儿案例增加,也有发现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GBS)」的案例。(图/达志影像/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