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迂的蠹酸斋/贵族还是暴发户,从书房就看得出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都敏俊教授书房。(图/取自《韩国观光公社》脸书粉专)

时代阅读纸本书似乎成了某种奇怪的行为,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早已与书本失去了联系,捷运上满满的人滑着自己的手机,无论是看看农场文或追剧,都成了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虽说倡导阅读和知识向来都是政府或是知识分子所极力奋斗的目标,综以历史来说,阅读也从未是什么平民百姓能认同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也随之爆炸性的成长,但同时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加上国民基本教育的落实,人人都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也同时也拥有购买书籍阅读的机会,只不过这并没有使得所有人都乐于汲取知识。

阅读费心费时 是跨时代奢侈

阅读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无比奢侈的事情。阅读书籍所必须极其花费精神力,不仅仅是需要大量时间,许多抽象概念的知识和严谨的文学,甚至需要讲求阅读的环境和平静的心思,才有可能吸收。更遑论在阅读之后的细思和讨论,更是需要大量时间和心力,才能全然理解一本书籍的意涵。阅读书籍花费的成本,在当代社会都远高于书籍的制造成本,但我们透过自由经济将所有的成本都压到了最低,没办法增加的却是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无论我们买得起再多书本,吸收并理解单一抽象概念的时间就是需要那么多,所以在当代社会里,我们的脑力早已被知识的创造速度给远远甩掉。

由这套逻辑来思考,什么样的人,才有能力读书?自然是有时间又有资源的人才有时间和能力阅读。在当代社会除了学术机构的高层之外,还有以文人形象活在社会中的公众人物,但最有时间和能力读书的,应该是那些经济无虞又不需要烦恼太多事情的富家老主人或是子女。但在当代台湾,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不断不断的暴发户二代开车撞死人或是拿着钞票在镜头前面炫耀,丝毫不具备富人该有的品格和样貌

对富人的想像 烙进当代戏剧

我们对于富人的想像始终来自於戏剧形象。而最能诠释富人的戏剧形象,向来都是戏剧中的贵族民主社会虽然早已废除了贵族制度,但那些贵族形象却深深烙印在那些戏剧中。

当代大众创作中最有名的民主时代贵族,应该当属于蝙蝠侠中的韦恩家族韦恩家族是深耕高谭市百年以上的家族,其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几乎遍布这大城市的每个角落。韦恩宅邸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是个具有美国贵族风格的仿欧风古宅,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则是其中有着大量大量的藏书,和一间紊乱的大书房。

影集《高谭市》中的韦恩家书房。(图/翻摄自《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

这是美国剧作家对于富人的想像,他们运用了来自欧洲的贵族文化打造了属于韦恩家族的形象,但这并不是违反大众印象的反常作法。因为相同的角色贵族形象,我们也在X教授的古老宅院看见。X教授的角色设定也是个富了不知多少代的富人,虽然是个纽约富人却没有就读美国的顶尖大学,反而就读英国牛津大学。这些设定都告诉我们,美国的富人形象是来自欧洲的贵族圈,而毫不意外的,X教授的古宅中的藏书量也有如个图书馆。而那些设定在英国富人子弟的形象则是更加突出,如《古墓奇兵》的萝拉卡芙特或是《达文西密码》的提宾爵士,这些人都坐拥古老大宅和巨量的藏书和艺术品

▲X教授家中一景。(图/翻摄自《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

一个国家的大众对于富人的想像,决定了他们认为的有钱人样貌。而当我们看向台湾的大众戏剧时,会发现多数所谓的豪宅,不过是有着巨大的房子、夸耀的水晶灯、昂贵的建材和华丽的装饰物,却鲜少出现一个浩大的书库和典雅的书房。这是台湾人对于有钱人的想像仅止于金钱的数字上,而不是显现在其文化高度上。

而反观亚洲其他国家,韩国戏剧也有类似现象,但日本可就全然不同于这种样貌。青山刚昌所创作的《名侦探柯南》,其中工藤宅中也有个浩瀚的书库和小而巧的书房,甚至在其剧情中还经常调侃嘲讽那暴发户铃木财阀,没半次看到铃木老爷爷在书库中,反而多是尽其夸耀其钱财之能事。

▲《名侦探柯南》书房一景。(图/翻摄自《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

那为什么书的数量能决定一个家族的阶级地位?如果你曾经有搬家的经验,就知道家具和家电都是易于搬运的东西,甚至你要搬水晶灯都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麻烦且困难的是书籍。简单的7、8本精装书的搬运就不是随手能搬运的,搬书多半需要先将分类书籍打包装箱,搬到新家之后还要先清洁再逐渐细分放上书柜。整个过程不但麻烦,如果遇到某些年岁较老的书籍,还必须特别保护让其不受伤害。于是问题就出现了,那这些拥有大量藏书的家族,为什么没有这些烦恼?

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可以请人来处理这些琐事,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搬家的可能性。他们的家族、血缘和精神已经和这栋老宅深相连,而整个家族的荣誉也早已与这块土地相连,就算这栋宅邸中的东西搬得走,那些带不走的精神价值如果无法同行,那家族又还有什么理由搬家?你也无法想像韦恩家族能够搬家,布鲁斯韦恩或许可以都不住在这大宅中,但他也无法宣称这样就是搬家。

▲韦恩家的书房,总是呈现各类书籍四处散乱的模样。(图/翻摄自superherohype.com)

在无需考虑搬家的情况下,一个家族自然可以收藏大量不易搬运的藏品,像是各种与地景相契合的装置艺术、结合室内的各种摆饰艺术品和本文的主角也就是各式各样的古怪藏书。以这思路延伸下去,一个在当地深耕已久的家族宅邸,其中的藏书量必定是多不胜数,这点在韦恩家或是萝拉家的书房特别能体现,因为书房内必定是各类书籍四处散乱的模样,一来证明这家主人经常阅读书籍,二来是主人不愿让仆人打扫书房以防乱了自己的思绪。

通过时间考验 才有留存价值

但这些书籍的品质也是相当讲究的,若是只谈论藏书量,那很多漫画店的数目说不定可以相提并论,但历史悠久宅邸中的书柜上,放上的书籍几乎都是经典书目。原因是这些有闲阶级的人根本不需要跟上社会思潮,崇古尚旧是他们所奉行的价值观,所有书籍如果没有历经时间的考验,又怎么能上得了这些家族的书柜?更甚者是当你拥有的书籍越多,其知识和文化越深厚,这些流行的畅销书或是杂志,你又怎么可能看得上眼?就算真的拥有了一本杂志,也顶多就是放在一个随意的桌上,又怎么可能带进书房,甚至放上书柜?一个家族拥有的藏书越丰富和文化资本越高,代表这个家族深耕的时间越久,也代表屹立不摇得越久,换句话说也代表其财富的深厚。

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的贵族主角安德烈因为遭逢拿破仑战争,他不得不将整个家族逃难,在临别时感叹的不只是战争的残酷,更感叹那些无法跟着离开的藏书。对于200年前的贵族来说,书本是难以取得的奢侈品,每一本书籍的丢失都代表着难以重新取得的困难。

▲在那个年代,许多有钱人为了想要显示自家有文化,还会购买这种乍看之下是藏书的屏风。(图/翻摄自《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

但有人可能会问,在这个数位化的时代,连书本都逐渐电子化的今天,难道纸本书还有那么大的价值吗?我想这是绝对肯定的答案,一个有钱有闲又有文化的人不会选择阅读没有温度的电子书,如果他有选择权利的话,精装又华美印刷的书本有重量,也有纸张和墨水的独特香味,更进一步的说,这些实体书本的空间成本,对于拥有大宅邸的家族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藏书不被肯定 酒窖取而代之

不过悲哀的是,当我们看向台湾社会,会发现在意书房的有钱人确实不在多数。不时还听说有哪个丈夫因为想要在家中设置书房,而不得不和妻子吵架失和的,通常反对的理由都是认为书房太占空间又没有用,还建议将书籍放置于客厅或是餐厅的柜子上。

这些暴发户取书房而代之的是家中设置了红酒房、娱乐室和电竞室等可以与客人炫耀其生活享乐的空间。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是一个有丰厚藏书的家庭,当他与客人分享自己的书籍时,可能得不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可能还会被媒体冠上「书香世家」的称号,却没想过这才是富有家庭该有的正常样貌。

台人不重书房 阅读文化流失

更悲哀的是当你观察台湾的各类建案,从最低阶到高阶豪宅,无论是建商所提供的样品屋或是豪宅毛胚屋的参考装潢范本,出现书房的机率大概比乐透中200元的机率还低。这不只代表了台湾人对阅读的不重视,更代表了台湾人对于文化的陌生,更代表了台湾人所想像的成功样貌中,财富所代表的意义不包含文化和知识,这才是令人叹息和无奈之处。

书房所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个书写和藏书的房间,他更代表了整个家庭的历史,当你书柜上的每一本书都曾有你阅读的记忆,那这间书房更代表了你所拥有的知识和文化高度。当这间书房不断传承下去时,更代表了整个家族深耕这片土地的所有历史,每一张签署的文件和表格、每一张手写的笔记和便条、每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籍,都深深地与这书房相连。而这书房就像是这房子中的心脏,承载着属于「家」的一切。

好文推荐

子迂的蠹酸斋/豪宅命名俗到爆,有钱阶级没文化?

子迂的蠹酸斋/姚文智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子迂的蠹酸斋/从蒋铜像泼漆 谈左翼激进台独

子迂的蠹酸斋/行政院发言人是干啥的?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子迂,冷血无情,文字中充满偏见歧视的打字工作者,经营《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与脸书粉丝专页。本文转载自《子迂的蠹酸斋》部落格。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