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迂的蠹酸斋/刘小姐的12万文化匮乏证明书

文/子迂蠹酸

有位台中刘小姐带着她的九位中国客户去一家日本料理吃饭,她对该家店非但不熟悉,还完全不在乎的样子。并在老板善意的提醒消费不便宜之后表明 没关系,好吃就好。于是吃完饭之后,总共帐单是12万,之后刘小姐上了新闻痛骂此事。

有朋友向我说,这代表刘小姐没见过世面,我却说没见过世面的人,绝对不敢随便进一家店随便消费,我说,这代表的是,刘小姐自以为见过世面,却是个文化匮乏者。

首先,大部分高级料理店,都会有很具距离感门面,这个门面帮助老板以及路人少掉很多麻烦,因为没有见足市面或是经验足够的人绝对不敢打开这种门进去消费。这种门通常又大又重,里面要不是全无视线,就是光线明亮、空间宽敞,没有这种消费经验的人是绝对不敢去消费的。因此,当你跨过这道门,同时你也跨越了阶级(那怕那是假的),那道线跨过了,就不会有人去质疑你是否付得出这笔帐单。

在这则新闻中似乎这家日本料理店的门面不是十分华丽,而是一家门面普通的小型日本料理店。于是当你进入到店里时,第一个会出现的接待人员或是看到日本料理师傅,这类高级料理的接待人员一般都非常具备水准素质,不会是那种训练一个月就可以上阵的人,不但有礼貌,也非常贴心,看到你过了第一道门的关卡,他更不可能会去质疑你的消费水准。再来是装潢与空间,装潢不一定华丽,但用的材料必定是好的,不会是那种随随便便家具店买来的餐桌或是椅子

就算这些东西都看不出来,也应该发现个人空间十分宽敞,在此时也应该感受到哪里不对劲了吧? 就算都没有,站在眼前的日本料理师傅,据我个人的经验,越高级的日本料理师傅,他散发出来的气场,以及人与服装上的契合度越高,而且吧台上的整洁、餐具上的讲究等等会更具文化水准,但是刘小姐都没看出来。

再退一万步,这家日本料理店是一家只做熟客的无菜单料理店,当老板都出来说这可能有点贵,这已经是非常不礼貌的说法了,刘小姐似乎还是没听懂,最后花了12万买了一张文化匮乏证明书也只是刚好而已。

经济学家范伯伦的有闲阶级论中谈到,所有奢侈的东西都建立在「浪费」上面。(此处的浪费不具负面意涵

台湾牛跟日本牛好吃程度或有差到价格40倍吗?当然没有,多的钱是花在「浪费」上面;人工纤维毛衣跟小骆马大衣暖和度有差到1000倍吗?当然没有,多的钱是花在「浪费」上面;199红酒跟胜文20万红酒有好喝程度有差1000倍吗?当然没有,多的钱是花在「浪费」上面。

这些浪费主要是爽度以及社会地位的彰显,或许听起来很负面,但这些奢侈行为却造就了人类文明,如果没有人去追求这些CP值超低的东西,人类的器物、文化、科学根本就无法进步,或许用实质的东西各位很难理解,但若我换一个方式问,应该就能比较了解。

波洛克1948年第5号作品。(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波洛克1948年的五号作品,目前预估价值为一亿六千万美金,你家小孩用一张A4纸粗估成本一元,那价值有相差到一亿六千万吗?这就很难说了,因为这类交易的本质不是商品,而是精神上的价值,只要买卖双方同意,要开到多高都可以。

经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理解到先前所提的浪费,是浪费在精神价值上的,你可以说是虚荣、优越或是爽度但那都是真的存在的价值,一昧地去追求CP值,只会变成台湾厂商,非但做不出品牌,整体社会水平也会下降。

回到主题上来,有许多饮料店或是咖啡馆也是相同的做法,举台北的为例,这些还不能算是非常高价的店但通常装潢就已经很有距离感了。顺道我们看一下在巴黎香奈儿总店光是那个门口的距离以及门口的人员,就替香奈儿的柜姐省下很多的口水了。

刘小姐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大,不要以为自己见过很多世面,要在一次又一次消费经验中学习文化价值,并能从中去判断出那些东西是自己消费得起的,哪些是消费不起的。

最后,我替这餐饭食材感到悲哀,被认为只值2万元

就这样被吃下肚,也是挺可怜的。

作者子迂,自比21世纪的腐儒,浪漫的读书人。本文出自于子迂的蠹酸斋,已获作者授权提供,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