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妈妈城管”护城记

新华网成都11月5日电(记者刘海杨华)她们是“4050”人员,她们每天行走在成都的大小街道,她们对于市民的乱扔乱吐行为只劝不罚,她们就是成都守护城市文明的“妈妈城管”。

45岁的王波是首批200名文明劝导员中的一员,30多岁下岗后就一直赋闲在家,回忆当初当起“妈妈城管”的想法,她说:“我平时不喜欢唱歌跳舞,不喜欢打麻将,就想这个工作可以多走路多锻炼,还可以让我们住的城市更漂亮。”

2009年8月,成都首批“文明劝导员”宣誓上岗。由于其清一色大妈大嫂样子,乍一亮相就引来各方关注,唠叨的母亲细心的妈妈,能管得住城市的不文明行为吗?

在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春熙路,记者见到了正在值守区域内“巡逻”的王大姐同事们,一身卡其色工作服手臂上带有“文明劝导员”的红袖章胸前挂着工作牌。陪同记者聊天的同时,她的眼睛还不停扫向过往的人群,看有没有人乱扔垃圾

作为成都百年商业老街,春熙路商铺林立,每天人流量数以万计,乱扔、乱吐行为时有发生,而一些提供外卖的小食店附近就成为王波重点监控区域。王大姐说:“一些市民买了东西边走边吃,有的人图方便,顺手就往花坛里塞。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在纵贯春熙路东西南北的四条街道上,虽总长不到两公里,但王波和同事从早上9点上班开始,就要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一直到晚上7点。“可能每天要走20公里的路。到中午了,大家就轮换着去吃饭。”王大姐告诉记者,“苦,还说不上苦,只是有时不被理解,还说我们这些妈妈多管闲事,这让我们有点难受。”

在陪同王大姐执勤的一个多小时里,记者并没有亲眼见到她们现场劝导的行为,大姐脸上却露出笑容:“我们劝导少了,说明大家越来越文明了。”

通过王大姐的转述,我们得到了一次她工作场景的还原。今年7月,王波看到一位女士坐在凳子上吃苹果身旁地下留有些果皮,王大姐走到女士身旁,轻言细语对她说:“美女,这些苹果皮是你削的吗?”“不是,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丢的?”对于这位女士耍横,王波并没有生气:“哦,不是,那没关系,我来捡。”她一边说,一边蹲下身,准备去捡这些果皮。看着比自己大十几岁的阿姨躬下腰,凳子上的女士坐不住了,马上起身,红着脸接连说:“我自己捡,我自己捡。”

王波告诉记者:“我们经常也在总结,只要言语上给这些不文明市民留些面子,大多数人还是会接受我们的劝导。劝导工作,更多时候是提醒他改。一些人主动承认,就自己纠正;如果不承认,那我们也不去纠缠,就帮他改,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一来,文明的理念就在每个人心里扎根了。”

作者:刘海 杨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