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贡/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 184岁「燊海井」日产两吨井盐
燊海井位在四川自贡市大安区阮家坝山下,是一处典型的清代井盐生产现场。该井代表的深井钻凿技术,享有「中国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的美誉。「掌上蜀Show」两岸新媒体采访活动4日一睹世界首个人工钻凿超过千米深井的芳容,直击井盐制作过程。
自贡因有着悠久的井盐生产历史而被冠以「千年盐都」的美誉,2000年以前就以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通过汲卤、输卤到用铁锅进行煎盐,从而制作成「成品盐」。1835年的一天,在阮家坝山下一口幽深的盐井里,黑色的卤水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一直到184年后的今天,这口古老的盐井依旧在生产,奉献洁白的盐巴。
▲▼燊海井现在日产两吨井盐。(图/记者曾俊豪摄)
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矿井,目前仍持续运作,完整的保持矿井、天车、大车、卷扬机车、小灶制盐等传统生产工艺和世界上仅存的古盐开采、生产的特殊工艺。另外,景区还特别制作了同比例的人形雕像,还原了当时的帐房先生与伙计清算帐目、盐工挑盐运盐以及人力凿井的真实场景。
这里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重现当年自贡盐业的辉煌时代、井盐生产的繁华景象。楻桶、笕管、晒卤台、提卤水车等失传的工艺,引起了采访团的极大兴趣,惊呼「是完全没有过的体验」。解说员说,「从盐井提捞卤水,在灶房烧制井盐,在盐仓储藏盐巴,到最后运盐的整个流程,都能在燊海井看到全貌。」
她进一步说,燊海井曾每天喷出上万担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日产盐14吨左右,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开采,燊海井盐气产量无法和过去相提并论,但作为井盐熬制工艺的「活化石」,它的纪念价值更甚。目前,燊海井现有八口圆锅煎盐,每日产量仍保持在两吨左右。
▼燊海井目前仍持续运作。(图/记者曾俊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