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痛起來要人命 四大好發族群看這裡
在刘先生术前的X光片中,可看到他的后足跟长有骨刺(左图),经由手术移除,术后X光片已看不到骨刺。图/记者吴慧芬翻摄
务农的刘先生常在货车跳上跳下搬运作物,两年前开始出现后足跟痛,吃止痛药两年也未改善,辗转到到骨科就医,经照X光发现是「跟骨骨刺」,开刀移除骨刺才告别疼痛。医师指,跟骨骨刺好发族群为长时间久站、行走运动伤害、体重过重、足部结构异常族群,提醒若有超过一周的足跟疼痛,经休息仍未缓解应就医。
收治病例的七贤脊椎外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吴宗哲表示,刘先生从发财车跳上跳下的动作,让他的脚后跟有拉扯感,只要久走就会疼痛,初期他以为是痛风,吃了止痛药两年未改善,才来挂他的门诊,就诊时后脚跟有明显突起及肿痛,X光呈现脚后跟有明显的骨刺。
吴宗哲表示,此为阿基里斯肌腱过度拉扯引起的骨刺,在门诊先给予刘先生局部注射治疗减缓不适,刘先生思考后决定做手术一劳永逸。手术中移除了原本突起的骨刺及发炎的肌腱组织,术后石膏保护约一个月。刘先生回诊时表示足跟疼痛大幅改善。
吴宗哲表示,「跟骨骨刺」是指在足跟骨下方形成的骨质增生,通常形成在足底筋膜连接到踵骨的位置,跟骨骨刺患者可能生足跟疼痛、足底灼热感及肿胀、行走或跑步后疼痛加剧等症状,而部分症状会与足底筋膜炎相似,但仍有明显的差异。
「跟骨骨刺」治疗大部分都是保守治疗或是局部治疗,少部分顽强性的问题则需要手术处理骨刺及肌腱。手术的方式有许多种,有传统及微创关节镜的方式,视病人状况来做决定。
吴宗哲表示,跟骨骨刺术后若非常配合复健治疗,几乎都能改善原本问题。好发族群为长时间久站、行走运动伤害、体重过重、足部结构异常,例如扁平足、高足弓等族群。
吴宗哲呼吁民众足跟疼痛如果持续一周以上经适当休息仍未缓解,建议就医检查,尽早介入复健或保守性治疗大部分都能缓解症状,治疗后也遵循卫教资讯及适时的生活调整,以改善生活品质。
在刘先生术前的X光片中,可看到他的后足跟长有骨刺。图/记者吴慧芬翻摄
医生经由手术移除刘先生后足跟的骨刺。图为术后X光片已看不到骨刺。图/记者吴慧芬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