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是伪议题这篇文章的三个典型错误

Max

首先表明这篇文章讲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推论是错的。详细一点的说,年轻人所学不能成为企业战力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一、年轻人变成即战力薪水就会高、二、年轻人应该要不顾薪水去学东西、三、政府插手也没有用所以不该插手管劳动市场,所以22K是个伪议题这三个推论全部都是错的,或者,都不够严谨,因果关系薄弱。

作者犯了三个典型论证错误1.错误假设2.错误类比3.因素过度简化,一一解释如下:

1. 错误假设:篇文章最大的错误假设,就是「就业市场是效率的」。就业市场是这么有效率的吗?红豆冰卖100元一个顾客都没有(没有庸才高薪吗?)?没有芒果冰觉得自己是红豆冰只卖50元?(没有人才低薪吗?)就业市场中劳工并没有完整的资讯,也不可能参加所有的面试,雇主和劳工之间又存在资讯不对称,劳动市场效率极差,一点都不”自然”!(整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了一次「自然」这个词,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用在哪里)

2.错误类比:全台湾受国民教育的人都写过很多论说文,论说文中最常出现的呼告口吻就是「我们该怎样怎样….」,但是「我们」是谁?许多人叙述一件事情时,前后主词往往不断改变而不自觉,因为都用「我们」这种笼统名词,「我们应该努力提升台湾的竞争力!」这句话的我们是谁就很耐人寻味,是每一个人,还是整个政府,还是政府的某一个单位?不讲清楚就只是嘴砲,而且会产生许多推论错误。回到文章的问题,请问芒果冰越卖越贵了永康冰店老板有付比较多钱买芒果吗?没有嘛。甚至还因为量大了而买的更便宜!到底芒果冰的价格是人才帮公司做的产品价格还是人才的价格?难道因为iphone很贵我就可以说富士康员工薪水很高吗?除非假设「员工创造越多价值老板就愿意分享越多给员工」,否则本文就使用了错误类比,那这个假设成不成立我就不想讨论了,请洽发表”薪水涨不起来是因为企业赚的不够多”的马总统

3. 因素过度简化:再一次,我要说作者描述的现象是存在的,台湾广设大学后许多年轻人所学并非企业需要的,但是就算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是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台湾年轻人的起薪,假设全台湾的大学生都学了企业需要的能力,不会供过于求吗?没人才还是没舞台?各位想想许多台湾优秀学生都去哪了?离乡背井的离开台湾很寂寞,但为了舞台我好多优秀的同学都离开了台湾,他们在国外很寂寞,我们在台湾受折磨,如果台湾已经变成有能力的人要逃走,不逃走被视为能力不足的地方,那这个M型化社会好的那端将会消失!每个被明确定义的问题都受到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当然我们改变所有因素,需要提纲挈领的寻找关键问题解决,但”甲问题受ABC三个因素影响,只要改变A就会间接的改变B和C,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解决甲问题”这种推论结构绝对是优于”甲问题受A影响,所以我们要解决A”这种不完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走着瞧态度

精确的描述事实、现象及问题本来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严谨、精确的知识累积才能让人类文明持续进步,这是学术的重要意义之一。22K从来就不是一个假议题,22K是更重要更复杂问题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就好像陈为廷有没有礼貌不是个假议题,在这个表象议题之下”教务部长可以在立法院公然说谎,大学生不能戳破不然没有礼貌”这才是令人作恶的内涵问题。

最后,批评很容易,解决问题很难,因为不提出更好的方案,找缺点批评简单毙了,期许看了这段文章的各位可以有使命感讨论各种可行的方案并努力推动与执行他们(透过公民参与政治的各种方式),我们这个世代的年轻人不努力改善台湾社会的话,以后下一代会用我们看上一代的愤怒眼神看我们,我们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传承愤怒、繁衍世代冲突仇恨

●相关文章:Mr.Jamie/22K 根本是个伪议题

●作者Max,台北市台大商学硕士。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