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保险套发展史」 从鱼鳔、羊肠到储精囊
现代人与伴侣激情以前,通常得确认口袋里的保险套够不够用。然而追溯「保险套发展史」,在18世纪初期,绅士们恐怕得先找来一套鱼鳔或羊肠,否则酒吧里认识的情人可不会随便跟你走!
▼最早是用鱼鳔充当保险套。(图/取自Gizmodo)
保险套类似概念最早出现在西元前1305年的埃及王朝,有权势者以亚麻布作为护套,遮挡在私密部位,它的主要功用为防止蚊虫及热带疾病,而非预防性病或避孕用的;奇怪的是,戴着它反倒能够促进生育。
16世纪时,义大利解剖学家Gabriel Fallopius才撰文指出,可用亚麻布护套浸泡在煮沸的草药汁里,可以有效预防梅毒。不过这个方法当时并不流行,它无法有效避孕,因此多数人选择使用动物的肠子。有钱人会购买经过加工、拉长、再烘干后的肠套,可是一般市井小民若要避孕,顶多只能把肠头缝起来将就着用。
根据美国费城1844年的一项公告,政府曾教导市民如何将动物肠子浸湿、晾干,并且让肠套保持清香、光滑的方法,以便重复使用。直到Charles Goodyear带动橡胶工业,保险套才有了根本上的改变;橡胶既轻薄又结实,储精囊的设计也更强化安全性。
数十年前橡胶保险套的厚度还有0.1公厘,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现在已出现0.03公厘的保险套!此外,还能为橡胶套身上染色、增加凸点,甚至添些水果口味。保险套公司未来也继续研发新的保险套材质,主要目的为避免引起使用者的过敏症状,而它的附加价值则是更加柔软、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