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后台湾森林消失?太空包养菇年砍118座森林公园

记者游琁如/特稿手机游戏「蘑菇人方吉」爆红,连带养菇业者推出实体的太空包养菇,引起一阵办公室养菇热潮。然而你知道吗?这种使用「太空包」木屑养殖香菇方式,只要再约500年左右,就会让台湾森林完全消失。「其实太空包养香菇的方式,并不只提供给有兴趣的民众尝试养菇,台湾各大香菇养殖业者,也是照这样的方式『种香菇』。」地球公民基金会山林保育部主任杨俊朗表示,台湾地处热带,过去养菇方式多以段木种植为主;近年来养菇业者为求利润,纷纷转而使用木屑养菇,而这正是让台湾山林地快速消失的最大凶手之一。           ▲台湾因为地处热带,真正「能吃的菇」其实非常有限。(图/取自维基百科)用工厂标准化生产的太空包香菇,使用的是各种树木打碎混合的木材,木屑在取出固定分量后进行消毒去菌工作,接着打入待养菇类菌种,再用塑胶包封住,使其「走菌」;段木香菇走菌时程约需半年至一年,木屑香菇则只要三个月,大大缩短其工作时程。

「用木屑养菇的方式,多半业者因为成本超低,只使用一次便将之丢弃。」杨俊朗说,台湾林地缺乏价格管制,造成养菇业者大量取木材制作养菇材料之行径。据了解,在台湾砍树木的市场卖价,一公斤只要0.8元,同价换算一包平均1.7公斤的太空包香菇,加上包装、菌种施打等过程,每包成本不到5元,到消费者手中的市场价约为150元,足足赚了20倍以上利润。据2008年地球公民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养菇业者在08年时为了用木屑「种香菇」,一年砍掉2300公顷的森林面积,相当于88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园。08年时台湾香菇产值约为70亿,地球公民基金会推估从08年至今,每年养菇产业稳定增加5亿产值,也就是说直至今(2013)年,台湾养菇业的年产值已超过90亿,每年砍掉的森林面积也达到近3000公顷,相当于118座大安森林公园,照这个速度继续成长下去,台湾的山林面积,再500年后便会完全消失。除此之外,台湾人真正「能吃的菇」也非常有限。「我小的时候,只有吃过黑色的鲜香菇和黑木耳,根本没看过杏鲍菇。」杨俊朗今年43岁,回忆自己的「吃菇生涯」,约在25岁时第一次吃到当时价格昂贵的金针菇,近十年来才看过杏鲍菇。

「金针菇、杏鲍菇其实都是生长在寒带的菇种,台湾气候根本无法养殖。」杨俊朗进一步说明,台湾因地处热带,最适合本土生长的香菇应为市场最常见的鲜香菇和黑木耳,近年来兴起的金针菇、杏鲍菇等菇类,其实都是使用「冷气房」养殖。冷气房养殖香菇有三大坏处,一为冷气本身排碳量超高;二是因冷气房干燥,养菇业者得大量浇水,多数业者采用抽地下水养殖方式;三是养菇冷气房多半建置在田间,农田一旦灌上水泥,就永远成为「死田」。「现在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选择正确的香菇吃,减少吃金针菇、杏鲍菇等『不属于台湾的香菇』,其次就是不要再买太空包香菇,以免山林地继续大量砍伐下去。」用正确的饮食和消费方式,为自己的生活环境投票,同时也保护台湾山林地,否则有一天,台湾不只将面临没有森林,土地、农田、动物也都将相继消失。编按:本文目的并非打击台湾菇农,台湾菇农让台湾香菇产业成为世界最大产地,实为台湾之荣光。本文背后希望提醒的还是希望政府中央政府能修改法令,加强「农牧用地」之管,并且尽速推动认证合法伐木、杜绝盗伐;同时也希望相关业者能研发木屑替代品,减少砍树。呼吁政府和社会政策面、生产面、消费面改变。吃菇或许无罪、养菇无罪,但当生产和消费过程已明显付出严重的环境代价时,是否应修正产业和消费的型态,减少对地山林的破坏?本文记者于2013年4月12日专访地球公民基金会山林保育部主任杨俊朗,由杨俊朗口中获得关于台湾香菇产值、产量等逐年增加数据作为文内资讯来源。以下记者参考并节录地球公民基金会于2009年3月发表之《我们吃掉多少森林-台湾伐木养菇议题之调查研究》,对于木屑的产生来源作出以下简短摘要回应。一、台湾木屑来源:菇农倾向使用相思树木屑做为香菇太空包的主要原料;油桐、山麻黄等原生阔叶树木屑做为杏鲍菇、金针茹等其他菇类太空包的主要原料,业界简称杂木。台中县社乡太空包制造业者的木屑来源,主要为新竹、苗栗地区;南投县埔里乡、鱼池乡太空包制造业者的木屑来源,主要为屏东、台东地区。而木材之取得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种是经合法申请的「林地」采伐,面积约有500-700公顷;第二种是不受严格管理之「农牧用地」森林采伐;第三种来源是「开发案」整地过程提供的树木,例如:工业园区、科学园区、高速铁路、高尔夫球场等;最后一种则是「盗伐」。二、关于农牧用地:原住民保留地的农牧用地,在全台面积将近72,000公顷,然而这些土地,许多并没有做农牧用途,在放任植被自然演替下,形成极佳之森林覆被,提供伐木的另一种来源。由于农牧用地的伐木不受森林法管制,因此,林务局并无统计农牧用地伐木面积,必须由地方政府进行了解。经出具公文、打电话向各县市政府索取相关资料,仅有少数地方政府对农牧用地的伐木做严谨的管理。据了解,目前仅屏东县政府有进行管制,并有统计资料。根据最近五年的资料显示:屏东县「原住民保留地的农牧用地」伐木面积约每年40公顷,平均每年1,400立方公尺;2007年屏东县核准伐木面积55.27公顷,其中林地17.62公顷,农牧用地37.65公顷。以屏东县为例,原住民保留地的农牧用地伐木面积高出林地之伐木面积甚多,推估其他县市可能也是类似的情形,成为养菇业木屑之最大来源。三、太空包成分:太空包主料是木屑,约占太空包总重量的75%,辅料米糠麦麸粉头黄豆粉玉米粉碳酸钙等,辅料约占太空包总重量的25%,其中除了碳酸钙用以调整酸碱值外,其余皆是营养来源。因此,每包一公斤重的太空包,木屑约有0.75公斤。四、香菇太空包与木屑来源之关系:根据农业试验所菇类研究室的估计,台湾一年菇类太空包使用量约4亿7,300万包,以每包木屑约0.75公斤计算,总使用木屑量为35万4,740公吨。再者,根据碎木业者的经验,一公顷土地可产出约100至200公吨之木屑,平均约150公吨木屑,估算一年养菇所需砍伐的森林面积约2,367公顷,相当两个高雄柴山,或88个大安森林公园。但是,根据林务局每年伐木面积的统计,则仅约500-700公顷之间(1998-2007),中间巨大的落差,极有可能是农牧用地。然而,不管是林地或农牧用地之森林,根据林地考察及伐木之访谈,目前养菇伐木林相大都为次生林,碎木业者坦承有少部分为原始林。伐木地点因为不是在都会区,交通设施并不普及,伐木之前必然需要先开发林道。若是伐木位置陡峭且距离既有林道远,新辟林道会在山坡上呈「之」字型蔓延数百公尺,对水土保持构成相当程度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