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在广场等什么?纽约时报1500字全版赞云门「台湾面对世界的名片」

▲5万人在广场上等什么?《纽约时报》在7/31 以1500字全版报导云门舞集户外公演。(左图林怀民右图/纽约时报报导,云门提供)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退休前夕,7/27当晚户外公演聚集近5万民众参与,而《纽约时报》在7月31日以全版刊登该报知名舞评家罗思莲苏卡丝(Roslyn Sulcas)的采访,她以1500字长文报导,其中提到当天暴雨雷电交加两厅院广场上等候观众依然不散的情形「他们在等什么?不是摇滚盛会,不是足球大赛,让人意外地,他们在为一场当代舞蹈的表演占好位子。在台湾,云门舞集几乎是当代舞蹈的同意词⋯」

▲《纽约时报》以全版刊登云门舞集户外公演、舞团传承。(图/纽约时报报导,云门提供,点图可放大观看)

苏卡丝用1500字长文报导「在台湾,一个舞团的薪火相传」(In Taiwan, a Troupe Passes the Torch),介绍林怀民最后一次率团户外公演和舞团传承,《纽约时报》不但以全版刊登,也大幅放上了4张照片,呈现两厅院广场上聚集近5万名观众的壮观场面

苏卡丝此次来台,是受到「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邀请学术演讲,她也在讲课之余密集采访,除了探访淡水云门剧场郑宗龙童年生活的艋舺和龙山寺,7月27日当天更与数万名观众一起在两厅院广场席地而坐,观赏云门的户外演出。

▲7/27当天,近5万人挤爆两厅院广场,纽约时报舞评家苏卡丝也一同坐在广场上欣赏。(图/刘振祥摄影/云门提供)

报导中细数台湾民众与云门多年累积的强大紧密的连结,她描述演出当日,「正午的闪电与雷雨,都无法阻止广场上那些强悍灵魂的等候。他们在等什么?不是摇滚盛会,不是足球大赛,让人意外地,他们在为一场当代舞蹈的表演占好位子。在台湾,云门舞集几乎是当代舞蹈的同意词⋯⋯林怀民在台湾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跟电影明星或流行歌手一样有名,充满魅力,异常年轻⋯这是他领导舞团46年后,退休前最后户外演出。」

纪录,到了晚间7点半,广场已经聚集了近5万人,林怀民走上台时,观众热情鼓掌、尖叫,拉出表达爱意红布条,演出的最后,他们亮起手机摇晃,创造了一片灯海。有位坐在舞台附近的观众告诉她,「我的父母带我来,现在我带我的小孩来。有许多的人都和我一样。」

▲苏卡丝此次受邀来台讲课之余,抽空密集采访,她探访淡水云门剧场,介绍林怀民即将把艺术总监一职传承给郑宗龙(右)。(图/云门提供)

而苏卡丝引用林怀民的话,说他对自己和他这一代人,对台湾历史传统的忽略感到沮丧,决心要去了解他的国家。林怀民说「我读我们的诗,花时间泡在博物馆,去看传统戏曲。我觉得云门需要和我们自己的国家有所连结。」苏卡丝认为,这样的连结也许是云门在台湾成功的秘密

她也提到,林怀民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优雅风格与舞台景观之美,在70年代晚期开始海外巡演后,迅速建立了云门的国际声誉。而出席户外公演的文化部艺术发展司司长张惠君,接受采访时表示,「林怀民是台湾表演艺术名片⋯他把我们和世界连结在一起。」

1979年云门首度赴美演出8周41场,纽约时报就曾全版介绍,其后多次大篇幅推介舞团。2015年以「跃动在世界舞台的台湾」为题文章蔓延2页,其中占据半版的池上田间演出《稻禾》的壮丽照片,轰动一时。此次纽约时报再度以全版刊登,不仅让云门舞集上下为之振奋,云门也再次成为台湾面对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地表最大舞蹈免费看!林怀民最后一次率团户外公演「还未离开已怀念」

►4万人挤爆两厅院广场!云门林怀民告别:乡愁对我来说是卤肉饭和这场景

►云门2将与云门两团合并!林怀民「最后策画宣告「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