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妇呼吸衰竭昏迷 儿坚持插管急救 她颤抖写17字求死
一名60岁妇人不愿插管急救,但儿子不愿放手,被救回后,颤抖的写下17字,表明自己想施打吗啡安乐死。(达志影像/示意图非当事人)
当亲人重病陷入昏迷,在救与不救中拔河,是生命中的大难题,无法体会家人的病痛有多苦,一方面又不想失去挚爱,很容易陷入两难。一名60岁妇人因呼吸衰竭陷入昏迷,着急的儿子希望母亲能活下去,医师随后替妇人插管急救,不过醒来后的妇人用颤抖的手写下17字,其中更表示自己想要安乐死,让医师看了相当难过。
胸腔重症医师苏一峰今在脸书上分享,近期收治一名60岁妇人,由于她本身有严重肺阻塞与气喘,所以过去曾插管过一次,有成功拔管。这次会再回到医院是因为肺炎,妇人呼吸明显变喘,但她拒绝插管,不过一旁的儿子不愿失去母亲,便收回了不急救的要求。
就在某日晚上,妇人因呼吸衰竭陷入昏迷,值班医师考量到,儿子先前收回了不急就要求,希望医师能够全力抢救心爱的母亲,所幸经过插管送入加护病房治疗救回一命,在靠着呼吸器的治疗下,妇人病情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苏一峰说,妇人在完成气切从加护病房转出后,一看到他,便用颤颤巍巍吃力地写下,「我喉口很痛,吞水也痛,我要打吗啡安乐死」,从字迹可看出来,妇人用尽了相当大的力气,从「我要打吗啡安乐死」这句话中可得知,妇人承受着相当大的病痛,让人相当揪心。
苏一峰指出,有5种病人一旦决定插管,很大的可能会一直插管到过世为止,第一种是末期肺病患者;第二则是心脏功能差的患者;第三则是年纪大的患者;第四是反复中风、严重失智或肌肉退化的患者,最后,是癌症末期的患者,苏一峰坦言,以上情况病人若选择插管,要有可能需接受气切手术的心理准备,他解释,若患者病情稳定也有一定的剩余寿命,为减少插管的痛苦,通常会建议气切,若不愿进行手术,很可能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