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喘后昏迷…儿要插管救!她泪写「颤抖17字求死」 医转身忍不住了
▲妇人手颤抖「写下17字求死」,让医师看了超难过。(图/苏一峰医师授权提供)
生老病死为人生必经的过程,当面临身边最亲爱的家人重病,在「救」与「不救」的生命难题中陷入抉择,当面对非绝症但没有求生意志的人该救吗?值得好好思考。胸腔重症医师苏一峰在脸书透露,一名60多岁妇人因肺炎爆喘昏迷,儿子坚持要急救,紧急插管送加护病房治疗后,她写下扭曲的「17字求死」,让医师看了相当难过。
苏一峰在脸书分享「生命的难题」,指近期收治一名60多岁的妇人,本身患有严重肺阻塞与气喘,过去曾因病插管过一次,之后成功拔管出院。此次她因肺炎爆喘,拒绝使用呼吸器与插管,但一旁照顾的儿子不愿意放手,希望妈妈能积极治疗活下去。
某天晚上妇人因为呼吸衰竭陷入昏迷,面对值班医师,妇人儿子「收回了不急救的要求」,希望医师能尽全力抢救,所幸经过插管送入加护病房治疗后,她被救回一命也醒来了,病情在有呼吸器治疗下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苏一峰说,妇人一见到他,却颤颤巍巍吃力地写下17字:「我喉口很痛,吞水也痛,我要打吗啡安乐死…」让人看了难过又心疼。他受访时不舍地说,做了这个决定,病患与家属都没有错,但是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在台湾,因为安乐死是违法的,且家属也不会同意,妇人目前已进行气切持续住院治疗中,预计是很难拔管了。
▲有些患者一旦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因此也让家属难以抉择。(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苏一峰也强调,别等到插管后才后悔,有5种病人一旦插管,往往一直插到过世为止:
1.末期肺病的患者:譬如严重肺纤维化、严重肺阻塞、末期肺癌等等的患者,因为肺功能极差,插管之后几乎没有成功拔管的可能性,将终生使用呼吸器。
2.心脏功能差的患者:严重心脏衰竭的患者,也常常无法脱离呼吸器,或者脱离没多久,就马上失败重新插管。
3.年纪大的患者:年纪大的患者,因为心肺功能与身体机能衰退,插管之后也常无法拔管。
4.反复中风、严重失智或肌肉退化的患者:中风与失智症的患者,因为神经严重退化无法吞咽与咳痰,导致反复肺炎,进一步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只要一发生呼吸衰竭,插管之后便很难拔管。
5.癌症末期患者:癌症末期患者体力大量衰退,虽然肺功能可能还尚可,但是因为体力与抵抗力大幅下降,插管之后拔管机会极低。
苏一峰解释,上述患者若选择插管,之后很可能需要有接受气切手术的心理准备,临床上当患者病情稳定有一定剩余寿命,却需要长期使用呼吸器时,为了减少长期插管的痛苦,通常会建议患者考虑是否要气切。而此时若坚持不气切,常会出现许多并发症,让病患与家属陷入两难,「在生命的最后如何活下来与活得有尊严,是一个我们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