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嬷拿雨伞当手杖跌倒骨折 医曝「骨质疏松」是元凶
7旬嬷拿雨伞当手杖跌倒骨折,医曝「骨质疏松」是元凶。(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台中市75岁王姓老妇人早上都会去公园散步,某天因刚下完雨土地湿软,她拿来当手杖的雨伞因此插入松软的土中,她为了用力拔出雨伞,结果重心不稳跌倒,髋关节因此骨折,就医后才发现自己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配合医师手术治疗跟复健后才慢慢回复正常。
光田综合医院骨科医师严可伦表示,10月初他在值班时,短短1天内就遇到4起髋关节骨折的案例,皆因跟王姓妇人一样有骨质疏松而不自知,只要跌倒就出现骨折。严可伦医师呼吁,面对骨松要「保密防跌」,即维持骨质密度,并预防跌倒,才能将骨松带来的危险减至最低。
光田综合医院骨科严可伦医师提醒民众防治骨松。(院方提供/李京升台中传真)
对于王阿嬷的状况,严可伦也特别提醒长辈,若有使用手杖的习惯,记得一定要挑选安全性、稳定性高的专业手杖,不建议拿雨伞充当手杖,他解释因为雨伞的前端是尖型,没有稳定跟抓地的效果,只要地上湿滑,就容易跌倒,若患者有骨松问题,一个小小的跌倒就会造成骨折,虽然阿嬷手术顺利,但仍需积极复健,并搭配骨松用药,才能回归正常生活。
严可伦表示,骨松在后续治疗上,无论是人工关节的置换,或是打骨钉等手术,至少要花3个月到5个月,才能逐渐复能,而且手术复健后也不一定能恢复回骨折前的水准,更有不少长辈就因此卧床失能,因此面对骨松,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运动、饮食、用药等角度,提早防止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
光田综合医院营养室主任林淑雯说,已开始用药的骨松患者,其药物成份多以双磷酸盐类为主,吸收效果易受食物、钙片、铁剂、咖啡、茶类、柳橙汁影响,因此要特别留意,另外她也提醒患者还是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才能协助人体有效吸收钙质。
对于想预防骨质疏松的民众来说,除了维他命D之外,多摄含钙量高、具促进成骨作用的蛋白质是必要的,其次像豆类、深绿色蔬菜、芝麻、金针、海带、小鱼干、坚果类,也都是很好的钙质来源。
不过林淑雯也提醒,除了摄取钙含量高的食品,会使骨质流失的饮食习惯也该避免,如高钠饮食会导致钙质流失,因此在饮食上就要降低钠含量的摄取,让骨质「保密」不流失。
今年光田综合医院的骨质疏松照护中心,为配合「世界骨松日」,提早在16日沙鹿总院1楼大厅门诊处,举办「活力不骨松,乐龄更清松」活动,现场除了有医师举行讲座外,更有骨松检测,以及相关的卫教咨询,现场也有趣味问答小游戏,有兴趣的民众不妨前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