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虾入侵鲤鱼潭 放养原生种补救
有民众在花莲鲤鱼潭发现澳洲淡水龙虾踪迹,担忧外来种破坏生态。(民众提供/罗亦晽花莲传真)
有民众本月5日在花莲县寿丰乡鲤鱼潭码头旁发现1只学名红鳌螯虾的外来种小龙虾,分享脸书社团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忧虑影响生态。鲤鱼潭内主要原生种如罗汉鱼、菊池氏细鲫,疑似因外来种吃掉其鱼卵,多年前早已消失,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已委托专家调查,并放养原生鱼种,盼增加生物多样性。
红鳌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原产大洋洲,被引进做为观赏及养殖食用,但因饲养时容易感染多种疾病难以根治,遭民众弃养放生。因其大螯可轻易捕捉猎物,加上产卵量惊人、适应能力极好,成为强势物种,甚至会吃掉鱼卵,恐压缩原生物种生存空间,对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
花东纵管处鲤鱼潭管理站主任蔡威平说,鲤鱼潭内遭外来种入侵时间点已不可考,自2016年起,委托东华大学监测鲤鱼潭水质及鱼种,潭内外来种鱼类多为吴郭鱼、珍珠石斑及圆吻鱼固鱼等,红鳌螯虾比较少见。
蔡威平提到,鲤鱼潭内原生种主要为罗汉鱼、菊池氏细鲫,研究团队研判因其鱼卵遭外来种生物捕食而导致消失,今年8月尝试在潭内放养这两种原生种鱼苗,观察能否在人工协助下扩大存活机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花莲县水产培育所长吴雅琴指出,鲤鱼潭多年前曾发现红鳌螯虾踪迹,东华大学外来种研究调查,初步研判数量不多,暂无立即性危害,呼吁民众重视生态环境,不要任意弃养放生外来种,以免破坏本土生态环境。
鲤鱼潭是堰塞湖,长期存有优养化问题,除放养专吃藻类的白鲢鱼,近年也放养黑鲢鱼。蔡威平表示,这些虽是外来鱼种,但不会产卵,不影响潭内生态,盼能持续食用浮游动物,达成生物防治改善水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