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案死者檢出米酵菌酸 為何關鍵3食材全陰性?北市衛生局曝原因

宝林茶室食安风暴延烧,北市今天再新增6例,此为卫生局长陈彦元。记者余承翰/摄影

宝林茶室案爆发多日,2名死者体内都检出「米酵菌酸」,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昨指出,粿条、香兰叶、再来米粉的检验结果全为阴性。北市府今开记者会说明该案,被问及中央公布采检都阴性的3样食材,与消费者所吃是不同批,有无方法确认民众所吃到底有无米酵菌酸?卫生局回应,食余是最直接证据,但稽查第一时间已没有。

有无可能回溯当时食余食材?陈彦元回应,稽查人员3月24日抵达现场,已经很确定没有当时吃下的食余食材,「那是最直接证据」。中央跟地方合作3月26日联合稽查,几乎同一时间共同认定是史上极为罕见的食物中毒,现场采取必要措施,包含当下所能查扣相关食材、器械。

陈彦元说,在中央、地方讨论下,因为这案相当罕见,一般医疗机构跟地方卫生局并不一定有检验量能,来查询这个极为罕见的食物中毒,所以由中央带回所有查扣食材跟器械。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昨说明酱料等3样都是阴性,没有验到相关致命毒素。

台大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盛望徽指出,2人体内找到有这样的毒素酸,基于目前检验结果,还没有办法证实食物有大量的酸,而且米酵菌酸只要1毫克至1.5毫克就足以致病或致命风险,第一时间从患者体内找到毒素,能够给到很好确认的诊断答案,但他认为,不一定回溯找这些食材,能够找到具有相同或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