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死者救7天仍驗出「米酵菌酸」 高大成曝1可能性:很恐怖
中山附医法医科主任高大成。记者赵容萱/摄影
宝林茶室中毒案,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证实,经法医解剖,在其中一位死者血液验出「米酵菌酸」,此为国内首见。中山附医法医科主任高大成说,死者经近1周的急救治疗、叶克膜协助代谢,身体还能验出残留米酵菌酸成分,「我觉得很恐怖,一定是吃很多」。他建议,更重要的是赶快查源头,调味料也不能漏掉。
高大成表示,可以检验重症病人身上是不是也有这种成分,如果有就可初步结论是米酵菌酸造成死亡。再来就是找到源头,虽然现在很多指标指向宝林食堂,但也要在厨房或餐厅中找到米酵菌酸成分所在才行,是烹煮或桌上佐料等发酵食品有问题,或是店内环境不洁,清仓时感染食材?还是发酵调味料出问题?
高大成认为,宝林茶室餐厅清仓时,角落脏乱是否让单胞菌细菌感染有可趁之机?他举日本静冈1936年发生的「大福中毒事件」为例,当时大福使用的面粉受到甜点店内的老鼠感染「盖特纳芽孢杆菌」,师生吃下大福后造成千人中毒、44人死亡。
高大成也说,目前看中毒的民众吃的东西都不是同样品项,他也推测可能是佐料有状况,比如桌上让民众搭配的醋等调料也都是发酵食品,所以不是全部中毒,可能有加佐料的才有中毒,甚至是烹煮过程使用的佐料有些有感染、有些没有等等,「找到源头最重要」。他也表示,米酵菌酸从以前就存在,怎么会现在才爆发出来,甚至造成有人死亡,都需要细心向上追查。
高大成认为,相关单位必须赶紧查出到底是哪个食物出问题,确认原因赶紧公开,避免又有人因为类似情况吃进米酵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