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台湾人 --年薪240万的机会!

吴居叡

话说年前某位朋友接到一个来自中国大陆高阶猎人头在上海的面试机会职位是某国际4A广告公司客户总监,职位描述翻译如下: 1. 建立并管理团队,使团队能在专案时程内完成工作; 2. 为客户规划产品提案以及品牌沟通策略;3. 管控时间以及服务品质

对于这样一个职位,还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 至少八年的4A广告公司工作经验; 2. 具备丰富的广告策画经验,可以胜任来自客户的要求;3. 优秀的沟通能力;4. 良好的中英双语能力;5. 高度热情责任感,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条件开出来了,那么薪资呢?年薪 50万人民币

没错!年薪50万人民币(约235-240万台币)。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是当我听到朋友口中说出这背后的故事时,我却高兴不起来。

来自中国大陆猎人头手中的国际4A广告公司机会,为何会到台湾来找人?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台湾人便宜又好用。

在朋友转寄给我的猎人头Email中已经写得很清楚:With in the budget (薪资在客户预算内)。根据猎人头的说法,因为年薪50万人民币在上海请不到当地人外国人担任总监职位,因此台湾人专业能力一流,但薪资相对较低,高阶经理人成为了上海猎人头眼中瑰宝

由此可见,具备相当专业能力的台湾人,我们的薪酬许多层面上都被低估了!

再看看2月23日在台北举办的大学博览会,来自港澳的大学也纷纷祭出抢人才方案,不仅提供奖学金或是学费住宿全免,香港教育学院甚至祭出取得该校「荣誉教育学士」的毕业生可在港担任教职,起薪达7.3万台币。这样的条件,若是再加上奖金等等,年薪百万台币便近在眼前。

亚洲许多国家早已意识到,人,才是创造企业永续经营价值主体不端牛肉产业环境和薪资架构),人才便留不住。

当然要留住人才,除了薪酬之外,公司对员工培训也是相当重要。一位朋友向我透露,当他仍在上家公司任职时,公司派他到英国学习Social Media(社群媒体),一年期的课程就是由公司出资。虽然最后整个计划因为内部人事调动而遭到搁置,但是他在英国学习到的技能以及学位却是终身受用。

然而上述谈论到的都仅仅是现象而已,但这样的现象却也反映出台湾的职场生态似乎并不太把人才当人才的问题,以压低薪资来节约成本,却不思转型的现象依旧,更多的是打开台湾求职网站上的高阶猎才网页,看到的几乎都是制造业主管或科技制造业的工程师职位,显现出企业对于高附加价值以及品牌经营的概念仍有待加强。在此之前,台湾已经拥有世界一级的制造技术,下一步则是创造出重视创意以及品牌经营的产业环境,我想这才是台湾产业的当务之急。

●作者吴居叡,来自台湾,2008年赴美攻读硕士,目前旅居上海,汽车信息工程师。个人部落格:ghisland.com。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