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報導:《查理周刊》,後來呢?

《查理周刊》后来怎样了? 图/路透社

▎回顾

事件:《查理周刊》枪击案

日期:2015年1月7日

地点:法国,巴黎

▎专题企划:2015年,被遗忘的报导按图进入

《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为2015年1月7日发生于法国巴黎《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总部的恐怖袭击案,导致12死11伤。遇难者包括两名警员和多位周刊工作人员,以及周刊最知名的漫画家——以嘲讽时事知名的「Charb」夏邦尼耶(Stéphane Charbonnier)

这起攻击案被官方确认为「宗教因素激起的恐怖袭击」。面对如此悲剧,网路世界也发起 #JeSuisCharlie(#我是查理)的全球声援,进而引发《查理周刊》成为支持言论自由、反恐怖主义与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等普世价值的代言标志。

但然后呢?在引发公知界「鬼打墙」一般地自我辩证之后,真正的事主《查理周刊》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Je ne suis pas Charlie?我不是查理? 图/美联社

▎曝光度:借由死亡而重生

《查理周刊》幸存的编辑团队在法国两大同业《解放报》(Libération)与《世界报》(Le Monde)的支援下,在攻击案后一周,发行了标志性的第1178期周刊——「宽恕一切」(Tout est pardonné),该期杂志也成为法国读者「支持言论」的象征,最终在法国卖出760万份、全球单期销量也超过800万份。

800万份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在枪击案之前,《查》每周的印刷量仅有6万份,但实际的平均销量却只有3万份。但在#JeSuisCharlie的鼓舞下,不仅1178期周刊创下记录,随后的1179期也配合2月14日哥本哈根连环枪击案,封面再以言论自由vs宗教仇恨为主题推出——「又来了!」(C’est Reparti!),印刷量同样也达到250万份之谱。

这样的声势同时逆转了《查》原本萎缩、接近倒闭的订户面积:在1月9日之前,周刊的固定订户仅有8,000人左右,但在悲剧之后,订户数字却暴增了25倍、一口气突破20万门槛,每期的零售量至今也能维持在10至15万份之间。

绝境重生的《查理周刊》在销量上获得猛爆性的成长,也帮助这间以讽刺漫画闻名的新闻刊物走出了曾经的「破产危机」。

绝境重生的《查理周刊》在销量上获得猛爆性的成长。 图/路透社

标志性的第1178期周刊——「宽恕一切」(Tout est pardonné)。 图/欧新社

1179期也配合2月14日哥本哈根连环枪击案,封面再以言论自由vs宗教仇恨为主题推出——「又来了!」(C’est Reparti!) 图/欧新社

▎钱:幸存者的分歧

在销量始终不见起色的2014年,财务状况严重吃紧的《查理周刊》曾一度公开发出「SOS紧急宣言」,并以100万欧元为目标发起众募,以维持杂志社的艰困营运——然而这样的募款请求却呈现「万人响应一人到场」的窘境,在发出募款请求的大半年后,最终《查理周刊》仅筹到2万6千欧元的经营支持。

不过攻击案后,《查理周刊》的存续也成为「自由世界倒不得的言论桥头堡」,包括法国政府、Google在内,来自全球84国家的各种捐款,此刻也都呼应了#JeSuisCharlie的号召,数百万欧元的捐款也一一涌入这间讽刺漫画新闻社。

成长销量、大批善款,迅速改善了《查理周刊》的财务体质,但却也引爆了经营团队与幸存员工之间的立场矛盾。

原本《查理周刊》的所有权,是由枪击案中遇害的「Charb」夏邦尼耶与现任漫画主笔「Riss」苏里素(Laurent Sourisseau)各自持股4成,社内的漫画家「Cabu」卡布(Jean Cabut)与经济专栏作家马希(Bernard Maris)分别拿了0.1%,而剩余3成则由管理经理波赫图(Eric Porteault)所有。

但在1月7日枪击案后——Charb、Cabu、马希——5个股东里的3人全都罹难,而Charb留下的40%股份则由他的父母继承,并在协商之后由Riss与波特图合并收购,由两人独自持有《查理周刊》:Riss取得70%股权、而波特图则拿30%。

但成为「象征」的杂志社是可以被私人持有的吗?

绰号「Charb」的斯德凡·夏邦尼耶(1967-2015):作风既争议又尖锐的Charb,是《查理周刊》的漫画主笔,也是社内对外的面孔与灵魂。 图/美联社

包括1178期封面设计者、《查理周刊》的头号漫画家,笔名「Luz」的路西耶(Renald Luzier)与知名专栏作家佩鲁(Patrick Pelloux)在内,十数名周刊员工在3月份时发出公开声明,要求同为攻击幸存者的Riss(肩膀中枪)重新考虑《查》存在的意义,指出在「如此的杀戮悲剧之后」,《查》之于幸存员工或社会的意义都不再只是「一般的雇佣关系」,并希望两名独资股东能释权,让这间周刊成为所属员工共同持有的共同企业。

幸存员工对杂志社的不满,也延烧在公众捐款与抚恤金的安排上。如何赔偿?赔偿多少?外界的捐款是抚恤?盈余?还是杂志经营的营运金?怎么监督?员工可否置喙?种种冲突,也在1月之后延烧不断。

最终,让步的Riss等人,才在12月16日宣布将捐款总数「430万欧元」全数用于罹难者抚恤,而本年度超过1,200万欧元的盈余利润,持股人(Riss与波特图)也将投入于公司再投资与「永续经营」使用。

不过这样的声明似乎来得太晚。悲剧之后,心力憔悴的周刊团队也在半年内出现改组,包括Lux以及佩鲁等社内「明星」都因不堪压力,先后求去,离开笔阵的先锋岗位。

绰号「Riss」的苏里素,原本是周刊内的二把手,但在Charb身亡之后也一肩扛起了《查理周刊》继续前进。在枪击案中受到枪伤的他,在复出后也积极投入《查》的重建,但以他为主的经营团队,却在大众化路线、公司利润再投资、数位化企图、与新招募政策上,与同样历劫归来《查理》老同事们产生冲突。 图/欧新社

笔名「Luz」漫画师的路西耶(左)与知名驻社专栏作家佩鲁(右):在攻击案中幸运的避险两人,也成为#JeSuisCharlie时期,《查理周刊》的对外代表。但在风潮之后,幸存的罪恶感与创伤却严重地折磨着他们,承受不了痛苦的两人最终也分别选择离开岗位。 图/路透社

▎恐惧:生者如斯?

「之后每一期的周刊对我都是种折磨。无尽个失眠的夜里,我都得召唤逝者,无尽地思索着要是Charb、Cabu、Honoré、Tignous这些伙伴还在的话,他们会怎么作——而这种折磨太难承受。 」

5月份宣布离职的Luz对法国《解放报》表示。但除了身陷创伤之外,「声名大噪」的《查理周刊》比起以往,如今的他们更是极端份子锁定的目标——毕竟谁不想要砍倒这「西方世界的自由旗帜」呢?

于是,在租用《解放报》办公室当临时总部长达半年后,今年秋天《查理周刊》也低调地迁往全新总部,然而在安全考量之下,新大楼的地址至今仍是秘密——各种编辑互动也多改以「网路作业」。然而各种针对作者、漫画家、编辑团队的威胁警告却仍源源不绝。

「树大招风」惹威胁外,被塑造成「言论自由旗手」的《查理周刊》此后的一言一行也再次受到检验,今年4月,身心俱疲的Luz宣布「封笔」不再「手绘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画像」;7月份,主管周刊的新漫画主笔Riss也公开宣告:责任已了,未来《查理周刊》不会再画穆罕默德。

这是「任务完成」还是「示弱投降」?Riss表示,《查理周刊》的冲撞实验其价值已得到「世人肯定」,而新出航的杂志未来也不希望被冠以「消费伊斯兰」的刻板印象;但周刊团队内的知名记者拉祖仪(Zineb el-Rhazoui)却多次表达反对,并指Riss的作法无疑是「自我设限」以管理政策的手段限制社内作者的表达自由「远非原本的《查理》」。

逝者已矣,但生者如斯?在标签与去标签中,后来的《查理》依旧反映着极为难解的现实讽刺。

在攻击案后执笔画下「重生特刊」1178期《查理》封面的Luz,在之后也宣布「再也不画穆罕默德了」。他认为这是个「个人决定」,「我真的累了」。 图/欧新社

摩洛哥裔的《查理》记者拉祖仪。在枪击案之后,拉祖仪与他在摩洛哥工作的丈夫被「ISIS网路支持者」起底个资,并对她发出「死亡威胁」。砲火依旧的拉祖仪虽然始终不屈,但对内却与Riss等管理主管针对营运方针与报社所有权问题,发生严重磨擦。之中,拉祖仪一度因为「对伊斯兰信仰的不当发言」而被《查理周刊》停职惩戒,但对此拉祖仪却非常光火,认为《查理》已经不是《查理》了,直指所谓的「惩戒」其实是公司股东对员工之于股权异议的发言所作的报复。 图/路透社

逝者已矣,但生者如斯? 图/路透社

▎专题:2015结束前的倒数,这些事后来怎么了?

2015年,被遗忘的报导 | 转角国际 udn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