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看似严格却难以落实的义务役训练计划(揭仲)

(示意图/报系资料照片)

蔡总统于去年12月27日亲自召开国安高层会议,正式拍板义务役役期自2024年起延长为1年;国防部随即对外说明役期延长后,役男于1年的服役期间内将依序接受8周「基础训练」、18周「驻地训练」、7周「专精训练」、13周「基地训练」和6周「联合演训」,共满满52周严格的训练计划。但随即引发外界(包括笔者)对役期延长后,义务役士兵「基地训练」和「联合演训」的场地是否足够等质疑。

为回应外界质疑,国防部参谋本部训练次长室中将次长张俊志于1月5日的国防部记者会中,表示国军现有37类、共453处训练场地,整体训练可以满足,并再次强调「义务役将接受完整驻地、基地并结合汉光等相关演习的训练,以利达到能够执行作战计划及守备任务的目标」。

但是,张次长在记者会中的发言,却有相当程度证实笔者先前对「兵科训练基地」与「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基地」数量不足,多数义务役士兵无法前往这些基地接受训练的担忧。

「联合演训」多数义务役役男没机会参加

在「联合演训」部分,张次长表示「三军联训基地仍以主战部队的装甲、机步打击部队为主」;等同承认日后由1年期义务役士兵所组成的步兵(守备)旅所辖各步兵营,几乎没机会前往屏东保力山的三军联训基地,接受完整的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取而代之的是以每年为期约5天的汉光演习实兵操演,连同正式操演前的预演与练习,做为义务役士兵「联合演训」的主要内容。

然而,汉光演习实兵操演能取代三军联合作战训练的程度,其实非常有限。

首先,汉光演习实兵操演着重的是「验证」,而非「训练」。验证对象除各作战区防卫作战计划外,还有战区所属主战单位在完成「兵科基地训练」、甚至「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后的战力表现,对步兵营与所属士兵的训练效果有限。

其次,实兵操演所规画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实兵不实弹」,与正规的「三军联合作战训练」规画许多实弹射击的情形明显不同。

更重要的是,实兵操演的范围虽遍及各作战区及外岛,但除当年承担地面作战主要演练任务的作战区外,其他作战区实际参演的地面部队数量有限,且参演部队仍是以常备打击部队为主力;这也代表由义务役役男所组成的步兵营,大部分都没机会参加实兵操演,使国防部规画中的「联合演训」,多数义务役役男并没机会接受。

「基地训练」可能名不符实

所谓的「基地训练」,在训期中是以整个步兵营为单位,有时加上配属的工兵或砲兵,实施营作战教练与兵种联合作战训练;过程中包括多次营所辖各种兵器与配属支援武器,结合战术需要的实弹射击,是国军培养合格战斗兵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国军目前能实施陆军步兵营「基地训练」的场地,只有新竹湖口北测中心与台南白河南测中心这2处基地;但现阶段早已饱和,连志愿役士兵所组成的联兵营,平均都要等上1年半才能接受1次。在训练场地如此有限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义务役士兵在1年役期内,不太可能有机会进入北测或南测中心,接受为期13周的「基地训练」。

在1月5日的国防部记者会中,张次长表示这些义务役步兵(守备)营,「初期可能结合作战守备位置在野外进行训练与测验,最后利用基地较完整的训场,作综合战力相关测验与训练」。

张次长的说明,形同证实笔者关于训练基地早已饱和,多数义务役士兵不太可能有机会进入这2个中心接受「基地训练」的疑虑;而国防部给出的替代方案,究竟能否让义务役士兵接受到完整的「基地训练」,也令人怀疑。

因为步兵营「基地训练」所需场地,不仅占地面积需广,才能让整个营、加上支援单位有足够的演习空间;与周边民宅和道路的距离也要够远,方能结合战术动作,实施包括支援火砲在内的实弹射击。

由于条件严格,使国军虽然有37类、多达453处的训练场地;但台湾本岛除北测中心、南测中心与三军联训基地外,应该再也找不到符合标准、可实施步兵营「基地训练」的替代空间。台中乌日成功岭营区,虽然面积广大、全盛时期有多达2个师、2万多人进驻,却因为与民宅和民间交通设施的距离不够远,非但不能让步兵营所有建制兵器进行实弹射击,连靶场都成为稀缺资源。就可想见要找到北测与南测中心的替代区域,难度有多高!

至于国防部在5日记者会所说「结合作战守备位置在野外进行训练与测验」,乍看之下似乎可行,但实际恐怕仍窒碍难行。因为日后由1年期义务役士兵所组成,少则5个、多达11个以上的步兵(守备)旅作战位置,有不少已经与学校、村镇等住民地接壤甚至交错,导致承平时期空间严重受限,难以进行连、营级的战斗教练;少数高地与野地虽无民宅,但只有很少量的既设阵地,也缺乏可供步兵营进行长周期训练的支援设施。因此,进行短天数的现地勘查与小规模演练,或许还有可能性;但要进行长天期、甚至超过10周的步兵营战斗教练,恐怕难上加难。

换言之,义务役士兵这13周的「基地训练」,很可能因为没有符合标准的场地,以致「名不符实」,最后成为「移地版」的驻地训练。训练内容则可能从营战斗教练,退化成连排战斗教练的移地复习;顶多加上于北测中心或南测中心实施短天期、无法结合战术行动的单纯武器实弹射击,对提升义务役士兵战术战技的效益非常有限!

役期延长不必为一年而一年

一言以蔽之,国防部虽然替1年期义务役士兵订出满满52周,看似非常严格的训练计划,但对培养合格战士最重要的「基地训练」和「联合演训」,却难以落实。

在大多数义务役役男几乎不可能接受完整的「基地训练」与「联合演训」等高阶训练,使得战力难以再提升;承平时期也无太多守备阵地,可以让这些步兵(守备)旅实际戍守的情况下,国防部或许应考虑在役男服役约9至10个月,完成「基础训练」、「驻地训练」与延长版的「专精训练」后,就退伍返回社会,不必为1年而1年。

同时在训练内容方面,国防部也没必要一定要比照志愿役士兵;而是应该按照「分类分流」的原则,让义务役士兵于入营时,就先确定日后所要担负的是何种守备任务,然后在服役期间,就只专门接受与日后所担任之守备任务有关、单一化的训练,使其具备执行特定单一任务的战技即可。(作者为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