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中美军事交流中的认知差距(亓乐义)

神隐近两个月的李尚福,10月24日被免去大陆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与中国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务。(摘自香格里拉对话官网)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10月24日被习近平免去职务。路透社此前披露,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有望接任防长,这项任命可能促进中美军事高层接触与对话。但这不代表双方军事交流由此回稳,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处在危机管控阶段,因为双方存在巨大的认知差距。以下几例,可资佐证。

去年8月因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取消3项中美军事沟通与交流机制(取消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及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指出,其影响主要在政治层面,中方意图通过减少沟通机制,迫使美方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美方则认为,取消沟通与交流机制反而提高双方误判的可能,使事态升级。

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为例,这是中美两军历史最久的磋商机制,始于1998年,但成效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双方认知不同。中方关注战略问题,要求美国军机军舰不要靠近中国才最安全。美方则认为,在公海自由航行天经地义,因而关心如何避免碰撞的战术问题。双方讨论同一件事,却不在同一个层面,难有共识。以至于该机制成立至今,始终在原地打转。

又比如美国军舰依据国际法通过台湾海峡,周波认为此一诉求并不违法。但是中方视美舰高调通过不是出于和平目的,而是为了挑衅中国。美方则宣称,美舰通过台湾海峡是维护台海现状,着眼于和平。双方讲同一件事,立场没有任何交集。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7月参加年度阿斯彭安全论坛,提到他与中方实际接触的印象。中国政府担心在双边关系中设置拜登政府提出的「护栏」(guardrails),认为这就像坐车系上安全带,自认安全无虞反而助长撞车事故,而且会让美国以更危险的方式行事。美方则试图解释,系上安全带是一个恰当比喻,可以降低车祸的成本和后果,在国际关系中是一件好事。一条安全带,竟有对立解读,可见双方认知差距之大。

当前美国对北京新的外交方针是把竞争与直接会谈结合起来,防止两国关系陷入冲突。沙利文说,尽管美中关系本质上是竞争,双方会做出相互不喜欢的事,但不妨碍直接会谈。交流应该清晰、直截了当,把情绪、言辞和一些更大的哲学框架放在一边,只谈核心的实际问题,双方才有可能建立稳定关系。

如此说来,中美军事猜疑如此之高,认知差距如此之大,是否因误判而引发冲突?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期多次强调,中美两军交往并非处于中断状态,双方通过军事外交渠道保持坦诚有效沟通,但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顺此形势,双方突发性碰撞也许会有,大打出手可以排除,危机管控将成为新常态。(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