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派失传医书成都出土 木牍求子术、禳灾术引关注
成都老官山汉墓群出土920多支竹简,其中疑似含有失传已久的扁鹊派医书。考古人员另外还发现50枚木牍,部分内容与妇女求子术、禳灾术有关。专家分析,西汉早中期「医」、「巫」已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去年7月至今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位于成都金牛区天回镇、成都地铁3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位于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目前,出土遗物共计620多件(不含简牍),其中漆器240多件,陶器130多件,木器140多件,铜器(含钱币)100件。
考古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指出,编号M1及M3的墓葬分别出土了50枚木牍及920多支竹简,专家正在进行保护修复,预计历时两年。
▲竹简经溶液浸泡后,放在玻璃试管中保护及修复。(图/华西都市报)
竹简分两处存放,其中一处共有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之外,都没有书名。
专家根据竹简内容,为其余8本进行了初步命名,例如《敝昔医论》讲五色脉、《脉死侯》讲脉象与疾病以及死亡的关系、《六十病方》所涉病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病源》则涉及病理学,《诸病症候》包括经脉和病症部分,还有一部《医马书》,是迄今大陆出土的首部兽医书。
M3还出土了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公分,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脉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小字,应该是迄今大陆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而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有刻着「……陇西左右内史一□……」、「……赐者众,《算令》曰:诸……」、「……皆益加朱十钱以均之……」等,应该与汉高祖时缴纳赋税的法令以及汉武帝时「算缗钱」有关。
另外,还有刻着「女子视欲得男者,禹步三,□□□取□」、「□遣使告天工下□□□□□三而更为七,皆以□□曰东方□□乡七次,以□死」等,应该与妇女求子术和禳灾术有关。
专家分析,这些刻有巫术的木牍,与医学竹简分开放,证明西汉早中期「医」、「巫」已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而负责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表示,《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经典。「敝昔」在古代就是「扁鹊」的通假字,因此极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史文献研究员和中浚说,这次出土的医简,介于早期的马王堆医书和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内经》之间,9部医书都和人体医学有关,既涉及病基、又有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象等,学术价值极高。
和中浚认为,老官山医简的药方也比马王堆医书更加成熟,不仅每个药方的药味增加了,经常有四五味、七八味,相比马王堆医书的一两味药更有中医方剂的特点,很多药现在仍在临床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