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炮发射!星际移民叙事之大和方舟篇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DLS_MWZZ,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日式星际移民叙事的共性

自从“科学幻想”(S.F.)这一分类出现在文学、电影、游戏等领域以来,有一个分支可谓万古长青,那就是人类在伴随科技发展之后奔向星辰大海,笔者姑且宽泛的称其为星际移民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名利双收,尊位泰斗,比如西方的星际迷航、星球大战日本机动战士高达、超时空要塞等等。我们先来细数一些经典名作,有了细致的调查,才有发言权。这些名作由于其人气良好,大多已推广到ACG三栖领域,早就难分彼此且越发复杂,所以主要叙述作品世界观或主要角色相关的内容

1、《机动战士高达》

作为日本人自己的星球大战,高达的地位毋庸置疑。高达中的宇宙移民还主要在太阳系之内,围绕着地球与宇宙殖民地的冲突展开,不过最初承载着观众进入高达世界的,是主角团体家一般的战舰——白色方舟。在初代一年战争中,联邦军被揍得焦头烂额之际,白色方舟及其所属的V计划成了联邦最大最后的希望,借助V计划的强大产物高达及其附送神棍驾驶员阿姆罗的力量,终于一路冲杀扭转战局。虽然在后来的续作中有各种不同的变动与创新,但大多数情况下,比如Z、ZZ、V、X、Seed、OO等等还是一船人四处打架拯(huo)救(hai)世界的故事

2、《超时空要塞》

作为科幻动画的老经典,初代的《超时空要塞》更多的情节表现在地球自卫反击战,借助唯一一艘有着外星人科技的宇宙飞船,满载着人类文化的力量,以弱胜强成功抵御并降服了强大的外星人,并从此走入太空纪元,开始了太空移民的篇章。在之后的续作里,虽然舰船的戏份基本已经退居二线,以歌唱和眩目狗斗为主,但作为移民军队的重要载具,每个移民团必备的承载着人类希望的Macross仍然光辉不减。

3、《机动战舰》

机动战舰现在在中国似乎不那么有名,但其实是90年代也不可多得的佳作。它的战斗力体现在塑造出了一位,能把盘踞日本动画人气女主第一名多年的绫波丽踢下去的角色——星野琉璃。《机动战舰》的起始剧情主要描绘了刚刚进宇宙移民时代的地球人突然遭遇到神秘外星势力“木星蜥蜴”的进攻并一败涂地,眼看军方毫无抵抗之力,民企投资研发了一艘有着敌方科技的战舰Nadesico(大和抚子之意),并且首战告捷达成了人类第一次的胜利,从此展开一路杀向宇宙夺回失地,最后结束了战争,并重新恢复了太阳系的宇宙移民统治。

4、《最终幻想》系列

作为日系RPG的代表,FF系列每一作都有着精彩的情节,虽然初代仍旧是较为传统的中世纪骑士道英雄故事,但续作2代开始就加入了很多科幻元素,开始描绘越发丰富的异世界设计。这其实也是一种星际移民,不同的异世界和不同星球给玩家的具体体验还是如出一辙,FF4、FF7直接就是星际移民相关的故事。而FF系列创造的代表元素之一,就是飞空艇,可以自由翱翔世界的方便工具,主角们团结一家的象征,其泰斗地位让人纷纷效仿,以至于90年代往后开始同一化发展阶段时,做RPG没个飞船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FF15飞空艇和跑车一体化,希德也变成了美女汽修师

除上述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科幻移民作品,比如《星舰驾驶员》、《飞越巅峰》、《天元突破》、《希德尼亚的骑士》等等,篇幅有限不便一一例举,它们虽然各有特色,却也少不了一些共性,也就是那艘船,那个承载了希望的最后的方舟,还有方舟要面对的强到逆天的敌人

那么,为什么这些经典的名利双收的作品里,总会有这些元素呢?其实这些元素安排下来大体可以总结成这样一个套路:“因为外星人or异种or其他强大外力的压迫,全体或一部分人类(一般他们只说日语)毫无还手之力被各种吊打,命运岌岌可危,于是在极端情况下搞出来了一艘特别特别强大的战舰,承载着最后的希望出发,并一路逆天。”

《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是日式星际移民的绝对经典,大和号由此成为影响甚深的符号

挥之不去的大和之影

其实这个强大的战舰,现在就躺在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的海里,它的名字叫“大和”。1945年春,常见套路的前半段就在日本真实的上演着——日本不敌强大的美国战败已经是既定事实,但军国主义政府死死抱着“武士道精神”不愿投降,一定要派出当时的“超级战舰”,也是日本全国之力的骄傲——以日本大和民族之名称呼的大和号,进行“决战”。可惜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再怎么浪漫,大和也不可能顶得住工业大帝美国的饱和火力,含恨沉没。

《男人们的大和》

这一段历史近期比较客观反映的片子是《男人们的大和》,建议有一定政治常识的朋友去看一看,也算换个视角,不过看之前一定要明确,这船本身确实是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具象化,所以哪怕看片子里拍那么惨也不要同情。对日本而言,这战舰的意义可不止是一艘战舰,这是用民族名称命名、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信仰实物。大和沉没造成的心理打击,我们中国人恐怕实在是难以感同身受,但从日本这么多年来依旧乐于在虚构作品里做梦,也是不难窥知其一二了。毕竟,与现实相反,乃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总之,我们后来一次又一次看到这种情节,看到各种“一艘超级战舰对无数强敌的反杀成功”。不管制作方承认与否,都是这件历史的余音了,所以它们或多或少都是大和号的影子,甚至不止是宇宙移民的题材,其他科幻类只要有机会放一艘大船就脱不开这个影子,《天堂之星》、《苍蓝碧铁的瑟音》、《青之六号》、《不可思议之海的兰莉娅》等等都可以看到。

大和舰娘发动炮击

为何这些大和之影有如此的力量?简单来讲,就是符合了受众最迫切的需求,那就是在与现实相反的虚拟的故事里做着“大和没有沉”+“二战没有输”的美梦。大和号是尽起全国之力打造的最强战舰,结局之惨难免令人不甘,而败战导致的一连串后续问题,也一直缭绕在实际上就是美国殖民地的日本人民生活中,如此多重的牢笼之下,总需要一些精神慰籍。因此大和号的影子总会出现在不同年代的作品中,并必受追捧,名利双收。

而在名利的背后,大和战舰的反复讲述,是为了打造一种二战后日本人对家国情怀的自然表达,现在已经是一类典型的日式中二浪漫,但其目的在于通过套上马甲虚构情怀,潜移默化的引导年轻人,以逐渐歪曲侵略史,并伪装成受害者形象。比如无论在上述哪个作品里,“(说日语的)人类”都是一副天然无辜的状态下被强大的外来势力碾压,主角阵营先前做过什么事,恐怕没人细说,或者看似做错了什么事导致凄惨现状,却必然有个重要分量的质疑,类似于“我们做错了一丁点事情就要被这么残忍对待吗?”的脱罪向观点,称其为“对黑历史的花式洗地”倒也不为过,所以他们的星际移民故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着大和及其民族情怀展开的。

木村拓哉出演的《宇宙战舰大和号》真人版

作为希望方舟的大和

此外,这种方舟情怀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优势,它很有利于通过当时美国对日本以阉割为目的的文化控制。在日本战败后,美国深知日本的国性,因此明着暗着用了许多手段,希望能拴好它以从根上永远成为自己的“殖民地”,由此在文化上的阉割是非常强烈的,例如1945年战后以“废除残酷恐怖的军演”为幌子,连剑道都不许练,甚至将一般民间人持有的护具焚毁,这等同于不让中国人练太极一样,霸道至极。于是在这种高压文化环境下,为了能打造日本人自己的情怀,就要不择手段找出路,出路之一就是把美国主体宗教的圣经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拿来一用了,将两个不同源头文化的大船合在了一起,表面看起来更像诺亚方舟(比如《超时空要塞》初代就是如此),在这样的方舟情节渲染下,不仅让大和的影子看起来更光辉一些,也可以让美国爸爸开心地松开链子一点,暗度陈仓。

但这远不止是符合需求,就像现在市场营销讲究培养客户群一样,反复出现这类作品,又反复受宠的轮回过程,正是一次次民族价值观的锻造循环,是培育主体民族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是文化软实力主要输出的途径。现有的世界格局之下,大体的国家组成仍旧是有着厚重历史积累结果和民族概念影响的,因此民族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形成、统一、稳定非常重要的软实力,而妥善利用这一软实力,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项,也是反应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镜子。举例来说,中国的价值观较认同三国的刘备,以君仁德为先,这也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有足够的资本讲上层建筑;而日本则普遍认同曹操,以主霸道为重,因为历史上日本人民饿肚子的时期太多了,没闲心提太多道德建设。

极力刻画一种悲壮感

那么大和号的身影,以及为了让它大放异彩而设置的移民外星故事,又体现怎样的民族核心价值观,怎样的国家战略呢?

日式星际移民与大和国族叙事

虽然把前因后果科学的细讲起来会很复杂,但简单粗暴地解释下来,宇宙移民类型就是历史上血腥殖民的粉饰,是资本主义凶猛扩张的刻意甚至恶意美化,把原本骇人听闻的历史套上了美丽的皮囊重现人间,让人忘却吃过的亏,淡忘前人的教诲,甚至转而积极追捧某些早该摒弃的东西,去重蹈覆辙。资本主义伴随其发展必然引发自身金融危机,历史上的主要解决手段就是将社会危机带来的内部冲突外移,对外战争消耗产能,对外殖民掠夺资源填补危机漏洞,这也难怪日本人做的梦里,大和号如果取胜,之后必然会开始各种形式的对外殖民,这是资本主义的本性使然:扩张、掠夺、战争。

基拉·大和,直接以大和为名

不过,有意思的是,日系移民故事大多围绕着地球太阳系展开,对地球认同感较深,也许是古时文化受了中国对家乡“天下”认同的影响之体现。与之相对,哪怕下过七洋,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对此类题材也往往兴趣一般,民族性格更认同大本土的“天下”,国家发展策略也是自力更生,和平共处,这是社会制度带来的本质区别,这些区别也会深刻的影响到文化作品及其受众,比如国内大热的《环太平洋》,人力胜天、死守家乡,这都是社会主义,都是中国文化推崇热爱的内容。因此也可以逆向思维,难怪海外容易盛行“中国威胁论”了,一群资本主义强盗做坏事做惯了,看谁都不像好人,无法相信你举起锄头是要耕地而不是杀人,反倒是中国开放初期经验不足,看谁都像好人结果吃了不少亏,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Aldnoah Zero》讲述的就是从火星殖民者手中保卫地球的故事

这一点在热衷反思的日本作品里有很明显的变化趋势——早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是直接消灭敌人,后来的《Macross》则认可天顶星人是同源,到了《机动战舰》的木星蜥蜴干脆打到剧情半截得知其实就是人类同族,反战情绪达到了巅峰,这也是造成了日系不同星际移民作品表达内容有差异的要点之一。但是,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怎样华丽光鲜、追求和平的科幻移民,实际上还只是在套个皮在做梦,做重复不同历史可能性的梦——大和号没有沉,资本主义最先进,日本(或者说大和民族)还有很广阔的未来。

日系星际移民还只是浅显地套个皮做做梦,毕竟日本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殖民历史所以写不出干货来,本质是为了重新包装和美化大和失守所对接的那段历史。这份对大和之魂的反复强调,揭示的正是在世界一体化背景中,日本对自己国族身份的极端矛盾的心理。它骨子里还存在着扩张殖民的渴望,但重新恢复大和的身份有着更高的优先度和必要性,而大和号鬼魅般反复出现最终指向的也正是这样一份被包装成正当防卫、人畜无害的野望

结语

如果将民族核心价值观再掀开一层,我们就会看到“后冷战思维”了。后冷战思维概念较为宽泛,是美苏结束争霸,形成单极世界后开始繁衍出来的众多社会现象的汇总升华。它主要的体现是当苏联大厦倒塌,美国屹立到了人类社会之巅以后,无论是美国自己,还是意识到无论如何也颠覆不了美国的其他国家,都认为资本主义带来了“历史的终结”,可是非西方阵营却仍旧昭昭然,哪怕为数不多。因此之故产生了各式各样带有明显假想敌色彩的叙事,明着暗着制造着冲突与不稳。

光是精英派少数派去兜售“历史终结论”显然是不够的,大众也需要去了解这个“终极形态”,这样才能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整合,保障资本主义顺利又正当地终结非资本主义制度。而吸引大众探讨和分析需要一个合适的媒介。于是,科幻类题材非常合适这一媒介的位置,再加上贴近资本主义发家史的殖民移民内容,必然也很符合其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拍即合自然让星际移民题材前赴后继,导致现阶段基本所有的科幻移民题材里呈现的全是先进资本主义社会,混合了旧有价值观和新鲜未来外皮的星际移民自然成了很好的文化表达载体。借助星际移民叙事中典型的拓荒与守卫要素,成功制造出敌人——哪怕它是什么外星异形——便是此类叙事背后真正的后冷战思维。

老牌帝国主义俱乐部的欧美系作品正是如此潜移默化灌注思维的好手,这些将在下一篇中详述,敬请期待。

下篇——

太空歌剧的冷战旋律:星际移民叙事之欧美征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