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灭香或减香 台湾文化与政治斗争无关

▲若能将台湾地方物产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对内找到自我认同,对外可扬名海外。图为大甲妈祖遶境进香驻驾新港奉天宫。(图/吴志学摄/flicker)

文/简铭翔

日前传出蔡英文政府欲打算灭香后,又改为减香。不论是减香还是灭香,其都与台湾长久以来的庙宇文化与信仰密不可分,虽说是有环保因素做为其政策推行的后盾,然而无论是基于台湾传统信仰与文化因素,或是单纯反对蔡英文政府的人士,对此政策都表达不满之故,又催生了抗议事件

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寻求独立的先决条件便是去中国化,而台湾自古以来便邻近大陆地区,扣除本有的原住民文化,以及许多闽南人与客家人早就带着自己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到了台湾这片土地,如此这般接收大部分闽南、客家文化的台湾,加上国民党撤退来台时带着大批精于中华文化的学者,上阶层的学者菁英以及本就遍布于台湾的中国沿海传统相关信仰,两者正好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与呼应,是故要把自然而然诞生的文化脉络去除之有力方法,便是主政者权力强制拔除。

台湾日据时代透过日本人把一部分的大和文化带来台湾,这也影响日后台湾人语言饮食等等生活习惯与文化。时间推移二战时期,日本推行皇民化运动强制推行日本文化展现殖民者的权力。尔后国民党带着中华文化来台,说是光复也好,接收也罢,认同自身隶属于中华文化圈底下的人士大有人在,却有部分有心人士为了寻求台湾独立,硬是给中华文化冠上迂腐、落后等等的负面评价

极尽能事去抹黑、批评中华文化的目的,真的只为了寻求台湾拥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吗?这些去中国化的支持者,利用大多数年轻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心理─推崇西方国家与日本,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说这些人积极的拒绝中华文化,亦消极的寻找本土文化,但是心中所想的都是直接嫁接西方,尤以美国为主或是日本文化。也就是说所谓原住民或是南岛文化,这些元素根本并非自己所想要的,因为对这些崇洋媚日的人来说,这比中华文化的层次更低、更落后阶段性任务,仅只在于把中华文化从台湾中完全抹煞。

台湾文化的诠释或是解读,不应该建立于政治斗争之上,更不应该因为推崇先进国家而舍弃根本。在自我文化定位确立以前,各个县市城乡应注重当地史志的建立与研究,从以当权者、主政者主导文化方向框架中跳脱出来。除了鼓励地方推广在地特色之外,更是需要强调在这片故乡故土之上的追本寻根,若能将地方物产及其特色与历史文化结合,对内可以找到自我认同,对外则可以此扬名海外,这有赖地方政府以及青年返乡协助推展。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简铭翔,苏澳新青年、台湾乡土文化青年协会宜兰会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有删修权。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