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与陈水扁中国政策之选举策略之探讨
蔡英文对于执政后的两岸关系提到两岸关系的新说法,就是「维持两岸现状」之际,维持现状变成民进党两岸关系的核心,那么现状是甚么?蔡英文并没有再进一步说清楚讲明白,虽然这种态度对其选举的策略或许对她是有利的,但其最终必须在执政后的两岸关系表达得更为清楚:而就在她访美之后,提出两岸新论述,强调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继续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至于如何维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蔡英文仍旧保持模糊,对于九二共识是否存在?蔡英文明确表示,当年两岸盼推进双方关系,即便有不同意见与想法,都希望能秉持「相互谅解」的精神持续交流。她认为应回归此基本事实,相关名词的使用问题与事实诠释,就继续「求同存异」。这与她过去所主张两岸和而不同等论述一样,始终无法明确表达,也因此始终无法解民众心中的疑惑。
这让笔者想到,当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欲走完最后一哩路时,人民对于其中国政策及两岸关系亦不放心,但当时的陈水扁选择正面因应,主动出击,最终的结果也是正面的,因为他提出一系列主张,某种程度舒缓台湾民众的担忧及美国和大陆方面的疑虑,愿意听其言观其行,人民因此给陈水扁一个机会。
当时陈水扁的态度是积极的,不像现在的蔡英文是闪躲的:陈水扁与蔡英文的主张同样都是不接受九二共识及一个中国,同样都是以两国论的思维出发,但陈水扁及其幕僚却发挥相当智慧,抛出后来一连串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一系列主张,以稳定两岸关系;虽然外界亦有不同的看法,但却对其用心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好歹陈水扁愿意想出新论述,而非蔡英文此时的维持现状;四不一没有尽管只是缓兵之计,后来也产生变化,但陈水扁因为选择正面回应,因此终究得到民众的肯定,因此蔡英文必须以陈水扁的态度为师,而不能再以模糊的维持现状来回避,否则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不仅各方都有意见,必须很严肃的思考,民进党的两岸论述与现今的国民党有何不同?如果都是维持现状,蔡英文必须更清楚的表明两岸现状是什么?
历史令人感叹,回顾民进党陈水扁在准备迎接选举胜利,为让人最不放心的两岸关系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了最后一哩路,陈水扁起码愿意释放善意,让台湾民众充分感受到;但如今的蔡英文,始终甩不掉空心菜的印记,这是性别的关系?还是个性所使然,不管陈水扁后来的结果,但起码他的调整及用心民众有感受到,虽然其主张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也靠不少包装功夫,但对照起蔡英文,陈水扁起码是愿意正面因应。
回顾在1999年5月8日,民进党第8届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决议文内容包括前言、主张与说明三部分,其中主张的部分共计七项,内容包括1.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2.台湾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片面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与「一国两制」根本不适用台湾。3.台湾应广泛参与国际社会,并以寻求国际承认,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为奋斗努力的目标。4.台湾应扬弃「一个中国」的主张,以避免国际社会的认知混淆,授予中国并吞的借口。5.台湾应尽速完成公民投票的法制化工程,以落实直接民权,并于必要时借以凝聚国民共识、表达全民意志。6.台湾朝野各界应不分党派,在对外政策上建立共识,整合有限资源,以面对中国的打压与野心。7.台湾与中国应透过全方位对话,寻求深切相互了解与经贸互惠合作,建立和平架构,以期达成双方长期的稳定与和平。
而在1999年11月10日民进党公布《民进党2000年政策纲领》,其内容包含两岸关系、国防、内政、经济等议题,其中关于两岸关系的内容计有两岸建构特殊关系新架构的三项基本原则:在国与国对等基础上推动台湾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遵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原则、不预设两岸未来走向。检讨国民党「戒急用忍」政策,拟订台中经贸交流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策略。协助中国民主化与现代化。推动台海及亚太地区的「信心暨安全建立措施」。
当然更重要的是,陈水扁上台后,把缓和两岸关系做为其施政的重点之一,他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在建构新政府的大陆政策,现今倘若蔡英文胜选,未来也势必要花许多精神在建构大陆政策,与其如此,为何不在选前明白地向民众说清楚讲明白?
陈水扁提出的陈七项,作为扁政府大陆政策的指导,其内容包括:
1、坚持「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则。双方的政府与领导人,不应该提出危害两岸人民感情与福祉的主张。诸如「武力解决」或者「战争」的字眼,只会加深两岸的隔阂与误解,制造国家社会的紧张。唯有坚持「和解、合作、和平」才能谋求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最大利益。
2、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没有宣告独立或变更国号的问题,也没有「两国论」入宪的问题。为了符号的问题而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既属不智,也不符合两岸化解争议的积极目的。台湾做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有关现状的改变,都必须由全体台湾人民来共同决定。除非北京方面意图动用武力,否则,民进党执政没有必要、也绝不会片面宣布台湾独立。
3、推动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建立全方位互动机制。我希望双方尽快恢复制度性的互访与对话。如果现有的协商管道出现障碍,也不排除以其他管道来补强。除了海基会、海协会的对协商以外,正式的官方接触、对话、谈判,以及任何有助于双方理解与信赖的沟通模式,在任何方便的时间与地点,都应该被接纳成为全方位互动机制中的一环。
4、在和平解决、平等对待的前提下,任何议题都可以进行协商与对话。两岸之间除了可以就签订和平条约的事宜进行磋商之外,也希望能够从人员互访、演习告知、海上救援、设立热线等措施做起,建立两岸之间的军事互信机制,来降低军事冲突的风险。有关两岸经贸往来所衍生的问题,例如:台商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有关三通的具体协定…等等,更是迫切需要展开协商,尽速谋求解决。
5、台湾愿意扮演积极角色,协助中国现代化、民主化。台湾过去在教育普及、农业改革、经济发展、以及从威权体制走向民主制度的过程,累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经验并不完全从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因为两岸社会共有的特性,可以做为彼此借镜的参考。江泽民主席曾经宣称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时,让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台湾有能力、也愿意提供积极的协助,因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化的中国,将会带来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6、以WTO模式,寻求两岸平等参与国际社会、共存共荣。过去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上的零和竞争,不仅使彼此关系无法改善,也让国际友人无所适从。最近两岸争取加入WTO的模式,为彼此寻求在国际间的共存共荣,开启了崭新的可能性,也让国际社会产生了全新的期待。我相信未来双方的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反省过去的教训,为两岸在国际社会上的共存共荣,寻找一个可以相互接受的模式。
7、为了建立互信、增进了解,积极推动两岸领导人互访。我愿意再次公开表达,在当选之后、就职之前,前往中国访问的积极意愿。我也希望日后能够以最大的诚意邀请北京领导人来访。关于彼此见面的身份和地点都不应该成为障碍,只要对改善关系有帮助并且不造成彼此的尴尬就行了。诚如江泽民主席所说,「就是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我们不能老死不相往来,不能枯等长久的僵局自行打开,必须趁着新世纪、新领导的新开始,寻求两岸互信了解的新机会。
而陈七项中最受关注的便是「中共不武、台湾不独」,表明台湾是否走向台独,要端视北京对台的态度,陈七项把两岸互动的发球权又丢回给中共,同时也为民进党在两岸定位的问题上,提供了更柔软又不失原则的思考方式。
陈水扁最为关键的,莫过于2000年2月14日,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指出「四不政策」就是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四不政策」就是「不宣布台湾独立」、「不变更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统独公投」。一没有就是没有废除国统会的必要。
此提出某种程度让外界感到放心,虽然其中充满吊诡之处,笔者亦曾经为文提到四不一没有中,不宣示独立是否就等于一定要走向统一?不宣示独立有可能表示是维持现状,未来有可能走向统一或是走上独立。不更改国号是否就表示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更改国号,意谓是维持现状,现状并不表示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是否就表示一定会维持现状?没有统独公投,中华民国现状还是有可能随时改变。没有废除国统纲领或国统会的问题是否就表示陈水扁总统一定会执行国统纲领或召开国统会?没有废除国统纲领或国统会,但是把国统纲领或国统会束之高阁,完全不执行国统纲领及召开国统会。
陈水扁更认为「统合论」是需要双方坐下来谈,陈水扁总统认为两岸统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先是经济统合,其次是文化统合,最后才是政治统合。对于政治统合,陈水扁希望跳脱出统一或独立,这种二元对立思维,重点是不必现在由上而下做出结论,替后代子孙决定如何统合,而应由下而上慢慢形成共识,大家不应该在意识形态上打转,而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加强互动交流。他说两岸之间有交流才有对话,有对话才有所谓的谈判,透过交流、对话,才有可能累积互信的基础。「统合论」必须经过经济、文化的统合,才有可能进展到政治的统合。
凡此种种,都说明陈水扁起码愿意论述两岸关系,将政策说清楚、讲明白,交由人民决定;而蔡英文在两岸关系的论述实在太过空洞及模糊,看不出她的方向,使得民众根本就没有可选择及判断的标准,两人同为民进党所提名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不妨思考陈水扁是如何因应,不能因为国民党执政不佳就逃避说明两岸关系的责任;更何况国民党现在出现的洪秀柱,对于两岸关系是采取正面论述的态度,而非像蔡英文一样闪躲。
总之,任何政党及候选人都有选择选举策略的权利与自由,但民众同样有权力要求候选人必须将两岸政策说清楚讲明白,人民有知的权利,才有判断的标准,姑且不论主张的内容,态度是很重要的,尊重人民就不应当闪躲,起码陈水扁比起蔡英文要有胆识的多,他愿意花时间及力量来论述两岸关系,不管内容是否可行?或是有多大的吊诡及骗局,陈水扁的态度都比蔡英文要好,只是所处环境不同,诚挚呼吁蔡英文勿吃定人民,如果不说清楚讲明白,各方的疑问将永远存在,最终由选票来决定一切。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