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行銷/展店策略 四點評估

COVID-19发生的这三年间,除了对于少数民生必需品通路是利多外(例如:全联、家乐福等),大部分的实体通路可以说都历经灾难,许多门市开开关关,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状况。

不过随着后疫情的时代来临,整个消费市场又开始蓬勃发展,此时到底开店开在哪,成为一个值得好好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开一家店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赚钱却是大大不易,因为开店有着极高的成本,例如:租金、装潢成本、生财器具购置、人员薪资等,累积下来的金额往往超乎想像,如果每天没有一定的顾客上门,业主很难赚到钱,最后赢家只有房东而已。

其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店要开在街边店还是百货公司、购物中心?

疫情开放之后,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人潮汹涌,所谓:「人潮就是钱潮」,让许多实体通路无不想分一杯羹,想要搭上顺风车进驻该地,不过建议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估较好,如果评估结果不佳,则建议以街边店为主要展店策略。

一、品牌力: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各业态的通路想要进军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也不见得容易;就算进得去,如果业绩不如预期,也会有很大的被撤柜风险,造成软硬体投资成本无法回收的困境。

因为,通常一般的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会有一个进驻商家的业绩评估标准,所签的合约不会只以时间为标准,通常都会附带要求业绩不如预期则必须无条件限期撤柜的规定,这点应该列为通路品牌是否要进驻的风险评估考量。

二、成本力:在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设点,除非品牌力够强,不然除了租金外,还有营业额抽成的规定,如果所贩售的商品成本较高、订价较低,则不建议入驻,通常要贩售商品毛利达到一定程度,进驻百货公司才会有利润可言,不然很有可能落得只做白工的结局。

三、配合力:现在百货公司或是购物中心的经营也是有很大的压力,通常会有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行销活动推出,此时就会要求进驻厂商要能够配合,例如:商品特殊优惠、该据点独家商品推出、人力配置额外要求等,通路品牌应该评估本身自身是否有能力配合再决定是否要进驻。

四、独特力。通常百货公司或是购物中心属于买方市场,姿态会较高,因此往往很多进驻条件设置会较为严苛,只有一种状况会例外,就是该通路品牌的市场独特性较高,或是有吸引人的话题与卖点,此时,通路品牌方能取得较佳的谈判空间,这点也是一个可以参考评估的要点。

以上四点,建议实体通路品牌在选择要开设据点在街边还是百货公司、购物中心时,可以作为初步评估的参考,千万不要一味只想着要将店开在哪边,最后只怕会落得经营不佳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