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融/《金爆内幕》:大起大落的α型人格佳作
文/陈乐融
《金爆内幕》(Gold)非常好看,高潮迭起到最后一个镜头,都令人充满期待,也好多问号。
枭雄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因为我们完全不具备他那种生理与心理素质。乱七八糟的生活方式,孤注一掷的人生旅途,那是我绝不可能有的选择版本,但当然他们也成就了我绝不会有的精采故事。
这种根据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真人真事改编的题材,要耸动有耸动,要反省有反省,要纸醉金迷有纸醉金迷,从最重要的概念prospector(探矿者)一语双关谈人世间最重要的信任——你看不到,但你就是知道它在那里——这么形而上的价值探讨也都有,而且是环环相扣到最后,我都还一愣一愣,不确定到底这部分是真实,抑或电影改编虚构。
影史上不乏这类大起大落的心理学α型强悍人格的佳作:《大亨小传》( The Great Gatsby)、《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华尔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黑心交易员的告白》(Margin Call)、乃至同样采矿的《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等,现在又多添了这部。
▲《金爆内幕》马修麦康纳。(图/甲上提供)
不管是小虾米斗倒大鲸鱼,或者大鲸鱼又回吃了小虾米,瞬息万变的现实这里都有。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不惜忽瘦忽胖有头发到秃头的持续形似神到,影帝级的演出也都有。
甚至影片中的坏人也不那么坏,或者你分不清谁是坏人,因为男主角的难关路上,一关还有一关坏,刚开始你认为没有慧眼支持他开矿计划的投资公司中阶主管是坏人,但几年后发现那间公司满口拉父辈关系的老板才更势利;可是没多久你就发现一层又一层的升级版恶人,还多着呢。
本片对人性、对商场、对逐梦,有非常透彻微妙的剖析;事实上,也仅能透过阅历如此放荡反差的主角,才让寻常人在两小时内密集感受这些层次。
▲《金爆内幕》马修麦康纳。(图/甲上提供)
《金爆内幕》完全有成为商业大片的条件,可惜它在台票房仅一百多万台币,等同小众艺术片,全球也仅收700多万美元,距离投资两千万美元差距甚远。连IMDb评分也不高。一部片时也运也命也,跟人一样。
只能说相信我的人,有机会自己找来看吧。
●陈乐融知名创作人、媒体人、策划人。游走于作词家、作家、主持人、编剧、文化评论家、品牌及营销顾问、人文心灵讲师等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