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NGO新模式 为沙尘暴找药方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调查中心教授萧今认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不但为改善阿拉善投入心力,更凝聚当地民众自发参与环境改造,打造出一条有别于以往的模式,透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政府与居民的合作,社区力量逐渐在沙漠中萌生。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于2004年成立,成员多为两岸企业家,致力改善内蒙阿拉善沙尘暴环境问题。只不过,在众多名声显赫的企业家中,悄悄出现一位学者身影,她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萧今,也是协会成员云南红酒业总裁武克钢之妻。2006年,她开始参与阿拉善SEE协会活动,走访内蒙阿拉善。4年来,她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协会发展,更指出阿拉善正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与NGO模式。
谈起自己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历程,萧今笑称,当初只是想到沙漠去看一看,恰巧遇上有这样的机会,就加入参与赴当地考察的行列当中,并持续至今。在萧今眼中,她认为阿拉善正不断成长。2006年初,成立两年的阿拉善SEE协会为了确认两年来的资金挹注是否显见成效,这群企业家亲自组团来到阿拉善展开六天的勘查,走访农耕区、项目点,并逐一拜访牧民、村干部、气象专业人员。萧今说道,阿拉善SEE的企业家不像一般慈善组织,挹注资金后就不加闻问,以集体为模式的考察,容纳了多元的观点与意见。
「经过这些年,回头再看这些历程,就可以发现阿拉善投入的心力正酝酿出一种新的文化与制度。牧民、基层干部,SEE协会专家等不同群体,都在同一件事情上交换不同的意见与知识。而透过社会多群体互动,大家在阿拉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意见上达成了共识。」萧今说。
透过阿拉善SEE,当地正发展出充满社区力的治理模式。萧今用「新农村基层模式」一词说明内蒙阿拉善发展。她回忆,当时阿拉善SEE秘书长邓仪曾指出,要协助阿拉善恢复生态,协会不应该介入,而必须由当地居民讨论、沟通做出决策。
萧今分析,当时当地政府对于阿拉善日益恶化的沙尘暴束手无策,也找不出病灶。透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协助,派出两组调查人马,从人文与科学两方着手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而两份调查报告也让当地人开始反思过度生产、放牧的后果。阿拉善SEE引进专业知识,让当地重新认识问题。因此,牧羊减产、保护梭梭林成为阿拉善居民维护家园的集体目标,村民更主动达成「减少羊只」的共识,羊只数量更从原本6000多只,降低到现在的1500只,原来100亩草场放养5只羊的数字,也降低到120亩草场只放养1只羊。
萧今认为,「阿拉善是我们美丽家园」的观念,让民众提升自己土地的认同感。过去,大陆政府「扶贫」计划只局限于一两项,但是在阿拉善生态协会的协助下,扩大范围,为此提升当地民众的意识。这和过往的模式产生区别,社区力量慢慢萌生,打破了大陆NGO多由政府由上而下的方式,而当地民众甚至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
此外,民众不仅在环境维护上凝聚共识,甚至发展出类似小额贷款的「村寨基金」。她指出,过去为了解决农村问题,政府多以资金挹注方式协助当地,不过多是发放单次扶贫款,成效有限。
萧今解释,村寨基金由村民提供部分款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挹注部分资金,以及政府提供的扶贫款作为三大资金来源。由三组人共同运用同一笔基金,每回由其中一组人贷得款项,并由另外两组人负责监督。
村寨基金小额贷款解难题
萧今指出,由于村寨基金有自己的血汗钱,因此无论自己是借贷者或是监督者,对于资金运用都不敢轻忽。举凡当地民众的子女教育、购买肥料等用途,村寨基金都能派上用场。几年下来,还款不仅毫无滞纳,本金甚至有所成长。她认为此种模式,不仅使得农村资金运用更灵活,更重要的是提升当地农民意识,掌握现代化金融管理知识。
阿拉善SEE挖掘出浅藏在内蒙阿拉善中的社会能量,只是萧今认为,现今大陆NGO民间组织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她引用王维嘉说法,说道:「现阶段的大陆NGO还像个Baby」。如今,政府让渡空间、阿拉善SEE企业家从旁协助、当地民众自发参与行动,三方已共同缔造大陆NGO的新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