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三名的台湾

2020决战中台湾,近来因台电的中火空污,燃起民怨一把「火」,是否会在选举中发酵,蓝绿因应步步为营。(台中市府提供/卢金足台中传真)

德国环保团体「德国看守」(Germanwatch)预计周二在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全球气候表现指数」,台湾排名第59名,与沙乌地阿拉伯(60)、美国(61)并列倒数前3名,这是自2008年台湾列入排行以来,取得最差的名次

对照今年9月环保署纽约的气候行动高峰会高调宣传台湾近10年的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平均成长率只有0.1%,优于中国(4.8%)、南韩(2.3%)及新加坡(1.6%)等邻近亚洲国家,似与「德国看守」的排名大相迳庭

事实上,环保署指的「近10年」是2005到2016年之间,然而2017年以后台湾的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变,2017年民进党政府宣布到2025年的能源结构为:天然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合计煤气火力发电的比例高达80%。且2018年11月经济部已经明确表示台湾没有淘汰燃煤的条件,这是环保署对国际隐藏的真相。

除了减碳去煤成效不佳之外,台湾近年虽然积极发展再生能源,但是在再生能源指标上,表现也非常差,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这项指标并不完全以太阳能风机的「铺设数量」与「速度」为唯一评分标准,同时也注意再生能源是否造成既有生态的破坏,以避免为了鼓励再生能源反而造成生态浩劫。这在许多国家已有前例

不幸的是,台湾在废核与20%绿能的大旗下,正走上同样道路:近年各种以补贴趸售赋税优惠、取得土地优惠为利基的绿能迅速窜起,许多过去基于生态或水土保持受到保护的土地,例如林地、湿地,都必须为其让路,然而建立再生能源设施需要清除树木,以铺设输电线路并建造变电站将电力中继电网。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需要支撑到相当的高度,从而破坏景观生态。在高雨量地区,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土石崩塌,造成当地生态与居民生计威胁

在台湾的气候表现荒腔走板之下,或许我们应该更强调「调适」的重要性举例言之,原住民划设中的传统领域几近台湾全部土地面积的1/4,实不得不注意原住民在气候时代的关键角色。根据统计,全球良善的原住民土地管理,消极方面将可减少碳排6.2GT,积极则可储碳849.3GT,比全球发展高铁所可达成的减碳1.52GT,效果还好。与种树的减碳效益18.06GT,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简言之,原住民所在的山林深受气候变迁影响,却也存在契机

将气候正义的调适作为放在气候行动的核心,包括更好的气候政策与法治,在城市与原乡儿童推动气候教育,也许是扭转台湾气候形象日益恶劣的最佳出路。(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高思齐资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