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大已经在崩解边缘…台大:我们不能再当鸵鸟、谈「自信」
▲越来越多人选择海外大学,台大代理校长郭大维认为,顶大已经在崩解边缘。(图/记者季相儒摄)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公布大学专业领域,没想到连台湾最强的电子领域也被大陆的清华大学「追上来」,在DAC的论文发表数相同,但北京清华经费年年涨,预计这样的平衡很快就会被超越;副教务长张耀文表示,虽然排名不一定公正,但大部分的排名系统都显示台湾下滑,「那一定要检讨,不是当鸵鸟。」
台大最近校长选举如火如荼,各候选人都表示出自己对高等教育的想法,虽然彼此都认为经费对培育人才、研究支持度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国际排名」的看法,包含管中闵、吴诚文等人,都认为「公正性有待商榷、那不是最急迫的」;台大代理校长郭大维、副教务长张耀文则认为,这不是排名公不公正的问题,而是显示出台湾高等「即将崩解」,因为资源太多人瓜分,综合型大学没有竞争力。
根据《联合报》报导,张耀文表示,根据台大统计,国际生选择就读台大的两大诱正是「国际排名和奖学金」,怎么能说排名不重要?「这也是自信心的来源,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对岸比较优秀,谁还要来?」而现在台湾大学太多、应该让没有竞争力的大学早点退场,大学应该实施分级分类,比如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技职型等大学,「不要浪费台湾有限的资源。」
台大校友以往是培育台湾最优秀的人才,有3成的上市上柜营收都是由这些校友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候选人吴诚文更提出「好大学的价值就是要让校友受到社会尊重」,但培育人才非常需要「钱」;目前大陆提出双一流计划,大幅增加教育经费,台湾则要进入新一波的「深耕高教计划」、经费比以往更少,郭大维表示,台大学生每年的教育成本是51万,北京大学则是150万,北京清华是210万,根本完全比不上。
现在教授薪资过低也已经不是新闻,社会弥漫着「人才低薪」的氛围,加上少子化、高中生就读海外大学,顶大的优势会越来越低,「台湾人才不愿意留台湾读书,顶大首先崩解,人才出走海外不愿意留台工作,未来经济、社会、教育都会崩解」;顶大的竞争力不起来,就会导致人才不断外移,几年之后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会比现在更惨,郭大维表示,经费才是能留住人才的关键,空谈自信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