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副校长朱景鹏:中欧谈成投资协定 中美欧有合作空间

东华大学副校长朱景鹏。图/翻摄自东华大学网站

中欧30日终于完成历时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专研中欧关系的东华大学副校长朱景鹏表示,对欧盟来说,在中美于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欧盟对中欧投资协定最大的期待,是欧盟可以取得的公平贸易环境类同中国美国谈定的贸易条件环境。从中国角度看,则是想获得欧盟认同其市场经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朱景鹏指出,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指定的国安顾问苏利文推特推文「模糊又有弹性」,包括美国新政权在内的美、中、欧三方都是多边主义,有共同的理念,或许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合作

谈判始于2013年的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底在中欧共同推动下明显加快磋商脚步,基于未来还需经过欧盟各成员国国会同意、欧盟未来一年观察中国实际落实情况因素,是否真的会实施还有待观察。

朱景鹏30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这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从中方角度看,中国是想获得欧盟认同其市场经济地位。因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于2002年先后获得欧美认同其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自1999年加入WTO至今始终没有被认同为市场经济,对中国来说很「吊诡」。对欧盟来说,是可以取得的公平贸易环境,是类同于中国跟美国谈定的贸易条件环境。

他说,中欧双方在过去关注的几大问题上,包括欧盟企业进入中国的贸易配额限制及股权调整等、中国监管环境的透明度双边投资待遇保证、争端解决机制欧洲议会关心劳动人权问题上取得九成九的共识,是否会落实生效还有待观察。

朱景鹏同时强调,对欧盟成员国还有一大障碍的是,本次协定对欧洲大型企业较有利,中小企业没什么差别;各成员国考量上有很多层次,利益不同,各国国会表决的时候,是否会施予各式各样不同的压力,还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