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每次「舀两粒」测婚姻? 若剩奇数就是还未婚
冬至代表着「团圆」、「温暖」,许多人在这天会吃汤圆,在台湾习俗中象征着「圆满」;传统小汤圆中有红有白,形成红白相间的画面,意味着「阴阳交泰」。冬至除了吃汤圆、祭拜祖先、家人团圆外,各地方的习俗也不太一样,在古时候还有一些特有的文化。
冬至又称为冬节、贺冬,在吴瀛涛(1916-1971)编纂的《台湾民俗》中「冬节」条目中有一些有趣的记载,其中有以「冬节圆」祭拜家神的习俗。书中提到的家神不是家中的神明,而是能让人们过得舒适,且可以生财的家具或工具,像是门窗、桌椅、鸡舍、水井等。
古人会将一、两颗冬节圆黏在家具上,感谢它们这一年的辛苦,同时祈求全家平安健康,等到这些冬节圆干掉后,拿下来给家中的小孩食用,保佑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因而演变成现在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也分为有陷料和没馅料两种,有一种说法是,有馅料的汤圆用来「祭祖」,没馅料的汤圆用作「祀神」。吃汤圆也有另外一种习俗,也就是每个人拿碗装汤圆,每次只舀两粒, 吃到最后,未婚者会剩下奇数, 若是已婚则为偶数。也有人会依据汤圆剩下的是奇数还是偶数,预测自己的赌运的输赢,剩偶数是赌博大赢的吉兆、奇数则是大输。
另外冬至还有一个关于「灯猴」的故事。人们祭拜祖先时,总是遗忘在供桌上负责举蜡烛的灯猴,气得灯猴向玉皇大帝告状,玉皇大帝因此命令龙王在除夕夜降下大水,让台湾淹没。
百姓得知消息后都以为自己活不过除夕,纷纷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渡过最后一夜。直到大年初一时发现没有大洪水,见面便互道恭喜,恭喜大家都还着。原来玉皇大帝派人调查事情的真相,发现不是灯猴说得那样,便取消命令且惩罚灯猴,至今演变成过年吃年夜饭、守岁、说恭喜的习俗。
在台南冬至有吃外型像元宝「菜粿」的习俗,菜粿又称「冬至包」,与汤圆搭配着享用。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 , 则是完全以「粄圆」来祭拜,客家人的「咸汤圆」也是极具特色的民俗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