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不语?蔡英文:自己的判决自己讲清楚
▲针对司法公信力不彰,蔡英文总统表示,司法与外界的沟通很重要,「自己的判决要自己讲清楚」。(图/总统府)
蔡英文在8月13日上午宴请司法记者至官邸早午餐及茶叙中指出,传统法律人「法官不语」的训练,已不适合当今的民主社会,法院应和外界多沟通。
司法侦审实务界过时的「法官不语」,常是造成人民与法律人之间的严重鸿沟,所谓的法官不语,就是法官将判决的事实认定及理由在判决书中交待,即便是在判决后也不会再多说。蔡英文总统昨天在茶叙时表示,传统法律人的「法官不语」训练,已不适合今天的民主社会,法院应和外界多沟通。
近年来,各级法院虽普设类似发言人的行政庭长,负责对外说明该院的相关判决让民众知道判决内容的重点,但有些负责发言的行政庭长,照本宣科式的宣读判决,让民众有听没有懂,加上可能又未适时提供相关判决资料让各界知晓,媒体在判决资讯有限之下,所作出的报导又可能因此误导了民众。
身为法律人的她,以英国形容法律人「就是一群受专业训练、只讲自己懂的话」,便是对外沟通欠缺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她举自己经验,当初回国后,用中文写的法律文书不通顺,但用英文写就让人容易懂。以她在国外所受的训练,一小时要看完6份英文判决书,那是因为都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做事实陈述。
过去遇有重大案件判决,法院不是说不清判决理由,就是没有适时提供相关判决资料让各界清楚明白,民主社会的法官要能带领人民去了解判决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最高法院法官与大法官。每次重大案件,都是教育民众最好的机会。蔡英文表示,司法与外界的沟通很重要,「自己的判决要自己讲清楚」。
她认为,司法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和外界的沟通,如何让判决注入国民感情,对法官的判决,司法院恐怕要有「转译」机制,才能适时让民众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