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第一线】新冠肺炎来了! 「胸腔医新手爸」睡医院一周不敢回家

何建辉医师穿着全套防护衣。(图/何建辉医师提供)

记者严云岑/专访

新冠肺炎来得猝不及防。1月中旬,全台沈浸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春节假期病毒已悄悄随着渗入台湾传播途径未明、发病模式不清,让身处疫病第一线的医护人心惶惶。1月底,各医院因应指挥中心超前部署,成立专责病房胸腔科与感染科也成了轮值首选。2月初,在北部医学中心工作的胸腔科总医师何建辉,开始为期一周的轮值,怕把风险带给出生3个月的女儿,他连续一周睡在医院不敢回家

何建辉是全台数百位医师的缩影,在他的医院,专责病房是由总医师与住院医师抽签,与主治医师搭配轮值日夜班。一班为12小时,以一周为单位。按照指挥中心2月公布的采检标准,在急诊第一次采检阴性者,在二采结果出炉前必须以「疑似确诊患」高规格对待,专责病房的照顾,从急诊运送到专责病房的那一刻开始。

何建辉分享,当时每检查一位病人,隔离衣就要剥除重穿,避免交互感染。而每次医疗处置,包括打点滴、给药,因为戴了双层手套视野手感都不太好,医疗团队也规划采检顺序,将出入病房次数减到最低。而每天的值班工作,除了确认病患情况外,还有无数的公文处理。

▲新冠病毒3D照。(图/路透社

「当病患二次采检都阴性,就代表出院,这时我们就要开始做一系列的行政盘点,包括防护衣够不够?动线顺畅吗?医疗值班室够吗?」何建辉说。

而采检阴性,不代表患者可以马上出院,须由院方提交采检报告给县市卫生局,等公文下来才能放行,有时公文晚上10点送达,经院方核覆转交到病患手上时已近半夜,病患出院无处可去,但医院又需要马上空出床位,因应临时送来的急诊患者,双方立场不同,也发生过零星冲突

何建辉分享切身经验,一名年轻的疑似病患,在晚上11点多时收到二采阴性通知书,当时已有防疫旅馆,但病患却表示自己住在外县市,出院无处可去,拒绝出院,虽然后来医疗团队妥协,让她住到隔天早上,事后仍收到投诉信函。这项经验也让他气道,「明明就可以住旅馆,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这就是台湾廉价医疗长期留下的陋习。」

尽管有负面经验,但专责病房的暖心事也不少,何建辉表示,许多病患在出院后都会寄感谢函给医护人员,有些还会留下手写纸条

▲新冠肺炎爆发后,全球医护人员都累坏了。(图/路透社)

3月中欧美疫情爆发,台湾出现大量返国潮后,医院除了专责病房,也另外成立轻症专责病房,何建辉也在4月初时照顾到确诊病患。「不过,照顾疑似或确诊病患,医护心理压力一样大。」何建辉表示,「因为面对疑似患者,你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复阳;面对确诊病患,则是知道他们身上有病毒,更不能掉以轻心。」

过去在流感季,胸腔科原本就是社区肺炎治疗的主要科别,但当时还有一般内科神经内科等可以分担,不过新冠肺炎爆发后,因为病毒侵犯部位与影响不明,加上指挥中心政策几乎「每周一变」,后来几乎所有医院都归由胸腔科、感染科专责负责。

何建辉苦笑道,以10分满分计算,原本忙碌程度约在7、8分,现在只要轮值到专责病房,几乎都到9分以上,尤其4月清明连假后,爆量的采检潮,每天都有20至30名社区肺炎者入院,每次检疫就要花4至6小时,一天采检4轮,就占掉不少时间。现在只希望指挥中心能把奖励措施订的更加严谨,让所有参与防疫者,都能拿到「全额」而非「切分」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