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儿靠中医调理 发作率降2成
▲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提醒民众,季节交换天气转凉,都是气喘好发的时候,气喘儿要小心保健。(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5岁的王小妹,从新生儿时期就饱受过敏性疾病的困扰,未满月时就罹患异位性皮肤炎,到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鼻过敏的症状,3岁半第一次气喘发作,之后大约每半个月发作1次,没发作时也倦怠频咳,活力差,走路一下就会喘息做咳,夜间睡不好,脾气暴躁,经过约半年中医治疗,发作频率由半个月延长至2~3个月,发作率约降2成。
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王致中医师指出,目前王小妹仅有重感冒时会发作,夜间频咳偶发,鼻塞、流鼻水少很多。气喘的严重度,由中度持续性减轻为轻度间歇性,目前日常活动力正常,参加跑步、骑滑步车、溜直排轮运动都与正常小孩无异。
王致中医师表示,气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导因于呼吸道对环境中各种不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造成发炎细胞的浸润,呼吸道黏膜肿胀与收缩,因而产生气喘。
气喘急性发作期,中医会用麻黄、贝母、桔梗以开宣肺气,用石膏、黄芩、桑白皮降火止逆,杏仁、半夏肃降肺气,以达到降逆平喘为主。缓解期则以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夷,白芷,苍耳子、百合,白果、人参等以达到调和营卫、通畅鼻窍、补肺益气、温肺散寒、润肺化痰、补肾纳气,随症加减应用以强化体质巩固疗效。
王致中医师提醒,季节交换天气转凉,都是气喘好发的时候,气喘儿要小心保健。此外,也要少吃寒性食物,例如果汁、汽水、瓜果类等,并保持适当规律运动。单纯使用中医来控制气喘,或以中医辅助西医治疗气喘,都可以让症状得到更大的缓解,也能强化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过敏体质,降低气喘发作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