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国家队/抓得住你!台制「电子围篱」狠甩电子手铐侵犯隐私疑虑
面对居家检疫隔离民众「趴趴走」,台北市长柯文哲2月中一句,「真的再不行,就只好电子手铐,不然怎么办?」引发热议。不过,台湾最后仍然没有选择使用「电子手铐」,指挥中心决定以「电子围篱」取代,以对隐私最小程度的侵害,达到最有效的目的。
如何即时掌握高达5万名以上居家检疫者的动态,避免疫情扩大,却又要考量隐私顾虑?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资讯组长、行政院资安处长简宏伟透露,当时各部会聚在一起讨论了很多方案,包含电子手铐,不过,社会大众对于电子手铐、脚镣印象并不好,认为是犯罪者才要使用,跟没有特殊身分的民众被居家检疫隔离差别很大。
因此,最终政府选择了「电子围篱」技术。简宏伟说明,政府非常注重隐私顾虑,甚至舍弃精准度最高的GPS定位,改以透过「基地台距离」为主要概念。他表示,每支手机都需要透过基地台发送讯号,因此就以该支手机连线到基地台的距离划定一个圈,作为居家检疫的掌握范围,一旦超出,立刻就会被发现。
简宏伟表示,这套技术不是台湾独创,但台湾把它运用在防疫上,并配合民政、警政系统,才完成属于台湾的「电子围篱」。
针对电子围篱的运用,简宏伟举例说明,民众入境需要填写资料,此时就进入入境检疫系统,需要被居家关怀者,就会被建立防疫追踪系统,最后把这些资料库统整并「呈现」出来的就叫做电子围篱。这一整套概念包含透过讯号追踪民众动态,搭配每天LINE机器人的关心,只要讯号超出范围有异常,警政单位马上就会知道,并前往了解受检疫者的动态。
简宏伟说,电子围篱之所以在台湾能成功,其实靠的不单单只是科技,还有多方配合的「人味」辅助。科技运用在现实会出现许多状况,例如手机没电抓不到讯号、手机被家人误带出门,这时,防疫人员就会立刻前往受检疫者的家里,关心他是不是有状况,或是违规出门了;至于会不会有民众故意把手机留在家里,人却在外趴趴走的情况?这时,每日的LINE机器人关心就成了配套措施,因为当事者必须要有手机在身上才能回讯息,如果讯息太久没回,一样会有防疫人员前来按门铃关心。
电子围篱在台湾的成功经验,获得国际赞誉,甚至有许多国家想要抢着学。不过,随之衍生的资安问题也引发关注,简宏伟强调,这套系统的重点就是对隐私的最小侵害,相关电子足迹资料,只要受检疫者解除隔离,立刻就会被删除,力求在对隐私的最小侵害中,达成最高效率的防疫效果。
▼电子围篱系统。(图/记者蒋婕妤摄)
▼电子围篱概念。(图/记者蒋婕妤摄)